Page 665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665
靠市建设局。调整后,市政府机构36个,分别为:办公室、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市经济研究中心)、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安局、国家安全局、监察局、
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市地方税务局)、人事劳动局、建设局(市定海城区管理委员会)、交通局、对外贸
易经济合作局、农林局、水利围垦局、水产局、粮食局、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审计
局、环境保护局、土地管理局、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物价局、技术监督局、乡镇企业局、普陀山管理局、
外事与侨务办公室、法制局(副处级)、海洋局(副处级)。建设局、交通局在实际工作中仍沿用原机构名称。
2001年9月,市政府工作机构再次调整。撤销计划委员会,组建发展计划委员会。撤销经济委员会,组
建经济贸易委员会。撤销国有资产管理局,其职能并入财政局,保留“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撤销水产局、海洋局,组建海洋与渔业局。组建旅游局。物价局并入发展计划委员会,为发展计划委员会管
理的主管物价工作的副县处级行政机构。撤销乡镇企业局,其职能并入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挂“中小企业
局”牌子。撤销外商投资管理局,其职能并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环境保护局实行省环境保护局和市政府
双重领导,以市政府领导为主。技术监督局更名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建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药政、药检和
药品生产流通监督职能划入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行业管理职能划入经济贸易委员会。地方税务局、工
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国家安全局改为省国家安全厅的直
属机关。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教育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科学技术局。组建民族宗教事务局,与市委统一
战线工作部合署办公。人事劳动局调整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原由人事劳动局承担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
职业安全监察、矿山安全监察职能划入经济贸易委员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职能划入质量技术监督局,职业
卫生监察(包括矿山卫生监察)职能划入卫生局。撤销土地管理局,组建国土资源局,矿山资源管理、地质
环境监测、地质勘查职能由国土资源局承担。撤销文化局、体育运动委员会,组建文化体育局。广播电视局
调整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受市政府委托继续承担广播电视的行政管理职能。法制局更名为法制办公室。
建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为市政府议事机构,原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改称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同
时挂“市经济研究中心”牌子。设立市旅游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规划、协调旅游工作的综合议事协调机构;
下设办公室,为市旅游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市老龄委员会更名为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为副县处级行
政机构,由民政局管理。舟山港务管理局调整为市政府直属县处级事业单位。设立市水务局,为市政府负责
水务工作的直属县处级事业单位,同时组建市水务集团公司,与市水务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市委、市
政府接待办公室调整为县处级事业单位。调整后,市政府共设置工作部门28个,分别为:办公室、发展计划
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局、科学技术局、民族宗教事务局、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司法局、财
政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城乡建设委员会、交通委员会、水利围垦局、农林局、对外贸易经
济合作局、海洋与渔业局、文化体育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审计局、旅游局、普陀山管理局等,组成
部门23个(其中,监察局与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民族宗教事务局与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合署办公,
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但不计入政府机构个数);统计局、环境保护局、粮食局、外事与侨务办公室、法制
办公室直属部门5个。
一 般调整
1990年11月,市广播电视局与舟山人民广播电台分设,分设后的舟山人民广播电台隶属市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