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72

浅 海 养 殖

                1989年前,浅海养殖品种以海带、贻贝等为主。1989年后,全市贻贝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逐年扩张,

            产量大幅度上升(图4-37、图4-38) 。舟山浅海网箱养鱼起步于1994年,部分网箱用于石斑鱼暂养出口,养
            殖主要品种是鲈鱼及少量黑鲷 。1994年全市网箱107只,产鱼6吨。网箱数量逐年增加。1996年舟山引进大黄
            鱼(福建苗)试养,到1998年养殖面积958亩,产量110吨(包括塘养)。时福建浅海网箱养鱼及大黄鱼全人工

            育苗技术成熟,养殖发展很快,大量海水养殖活鱼上市,活鱼价格迅速回落,养殖鱼滞销。20世纪90年代后期
             以来,先后引进的网箱养殖鱼类除大黄鱼、鲈鱼、黑鲷外,还有〓状黄姑鱼、真鲷、美国红鱼、蛳鱼、黑〓等。





                                          1994—005 年舟山市浅海网箱养鱼情况
                                              2
             表   4-2-3-3






























                2000年,普陀区水产局引进挪威产深水网箱4只,进行深水网箱养殖试验。主要品种有美国红鱼、鲈鱼、
            大黄鱼、〓状黄姑鱼等。在相关扶持政策和经济补贴的刺激下,深水网箱逐年递增,到2005年全市深水网箱
            480只,年产量2459吨。


                                                       滩 涂 养 殖

                滩涂养殖历史久远,养殖方式比较粗放,养殖品种较单一。20世纪80年代之前滩涂养殖的主要是蛏子、

            蚶类和紫菜,1991年普陀朱家尖引进泥螺养殖。后普陀六横、岱山县岱西和定海烟墩等地相继开始泥螺养殖,
            在全市推广(图4-39、图4-40)。彩虹明樱蛤养殖比泥螺养殖稍迟。泥螺养殖病敌害相对较其他贝类少,经

            济效益相对较高,90年代后发展较快。1993年全市泥螺养殖面积209公顷,产量91吨;到2003年养殖面积918
            公顷,产量2331吨。十年间泥螺养殖面积增长339.0%,产量增长2461.5%。从1994年开始,泥螺成为舟山滩
            涂养殖主导品种。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