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9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359
厂、岱山文化用品厂被定为省重点福利企业。1992年,基本理顺福利企业管理体制,明确民政部门是福利企
业的主管部门,加强福利企业扶持,有关部门在贷款、原材料供应方面向福利企业倾斜。是年,对全市80家
福利企业进行年检年审,62家合格,10家限期整改,8家被取消福利企业资格。1993年5月,建立市福利生产
办公室,加强对福利企业管理。是年,企业改革逐步实行经营机制的转换。1994年,定海区有15家福利企业
转制。1995年,全市社会福利生产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亿元。1996年,全市福利生产运行速度回落,效益严
重滑坡,54家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9月,全市创办最早的福利企业定海胶木电器厂转产。1997年10
月,市体改委、民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出台《关于深化社会福利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福利企业经营机
制转换工作有新的突破。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持续疲软的影响,至年底,福利企业减为126
家。1999年,全市福利生产工业总产值再次超过2亿元,残疾职工年均收入达5800元。2000年,福利生产继
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市掀起新一轮创办福利企业高潮。全市全年投入技改资金1750万元,6家企业通过
ISO9000∶2000质量体系认证,1家企业通过QS9000∶2000认证,企业亏损面与亏损额大幅度降低。残疾职工
年均收入6100元,养老保险人均投保710元,比上年增长320元。其中,岱山县成为全市第一个福利企业产值
上亿元县(区),并率先实行福利企业全部残疾职工参加社会统筹保险。2002年,全市福利工业总产值和销售
收入首次超过4亿元,残疾职工年均收入达7000元,养老保险人均投保1000元。与此同时,福利企业积极回
报社会,全年用于社会福利事业支出270万元。2003年,全市福利企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总产值达到
4.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4.6亿元,残疾职工年人均收入达9728元,养老保险人均投保1776元,参保率100% 。
全年用于社会福利事业支出70万元。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1亿元,销售收入5.9亿元,残疾职工年人均
收入9715元,养老保险人均投保2122元。全年用于社会福利事业支出154万元。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7亿
元,产品销售收入7.3亿元。残疾职工年人均收入10900元,养老保险人均投保2350元。全年用于社会福利事
业支出达197万元。
1989— 2005年舟山市福利企业情况
表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