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4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504

丰倭。隆庆五年(1571)在广西镇压壮族义军韦朝猛等部。继又转战东南沿海,指挥沥港、岑港等抗倭战斗,
             与戚继光并肩抗倭而齐名。他用兵先计而后战,不贪近功。有《正气堂集》《剑经》《洗海近事》等著作传世。








                                                       戚 继 光





                戚继光(1528— 1587) ,字元敬,号南塘,晚年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代抗倭名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军事家。戚继光出生将门,幼年倜傥负奇气,好读书,通晓经史大义。年十七即承袭父职,投身军营,报效

             国家。自嘉靖三十二年(1553)受命备倭山东,至隆庆元年(1567)调任京师,戚继光于东南沿海抗倭达14
            个春秋,历80余战,足迹遍及鲁、浙、闽、粤等地。他在浙江一手创建的戚家军军纪严明、精良雄锐,所向
            披靡,成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铁军,为我国东南沿海平定倭患、安定海疆,做出了卓越贡献。因赫赫战
            功,戚继光由署都指挥佥事,累擢参将、副总兵、总兵、左都督(一品),并授少保兼太子少保。

                嘉靖三十五年(1556),戚继光以参将职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是年秋,倭寇侵龙山,大掠乡民,戚
            继光先后与参将卢镗、俞大猷等协同作战。龙山初战,兵多怯阵,戚继光身先士卒,以“擒贼先擒王”“三箭
            射三酋”威退倭寇。龙山三战三捷,戚继光崭露头角,名威三军。战后,戚继光针对明军在龙山作战中暴露

             出的军令不行、松散怯阵弱点,向上司提出旨在提高军队素质的《练兵议》,嘉靖三十六年(1557)冬获准。
            时隔不久,戚继光奉命由左路进击岑港倭寇,其余诸将或进泊港南、港北,或由中路进攻,俞大猷往来策应。
            (据民国《定海县志》)

                岑港位于舟山岛西,其地山岭逶迤,山径崎岖狭隘,岙口众多,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倭寇居高临下,
            据险死守。戚继光等率部奋勇作战,“蹂尸而进”。倭盗死伤无数。
                 岑港未克,温台又起烽火。嘉靖三十七年(1558)夏四月,倭寇扰温台,戚继光奉命率部于二十二日

            “自舟山渡海”,“驰援台城”,而“捷于乌牛”。夏五月,诸倭“再寇温州”,戚继光疾驰救援,“复捷于乌牛之
            小崎”。嘉靖三十七年春夏之交,浙江、福建各地倭患频起,明军分兵进剿,疲于奔命,而岑港只能围而御之。
                是年秋七月,为清剿岑港倭寇,戚继光又奉命调至岑港战场(《戚继光大事年表》)。朝廷以岑港久困不
            克,遂将戚继光、俞大猷等革职留用,戴罪杀敌,限期一月克平岑港。胡宗宪奉旨亲临定海,分遣将领,刻

            期大举进击。俞大猷、戚继光等诸将率部舍生忘死,冒险挺进,虽“陷阵先登者间多被害”,仍冒死强攻,官
            兵“逼垒而陈”,“更番迭战”,“折其锐气”,又施计惑敌“互相猜疑至持刀自击”,乘隙进攻。倭寇大乱,死

            者无计,夜间遂纵火焚其舟,余寇多奔其巢,官兵跟踪,砍栅直入,斩首百余,其余倭寇遂亡命柯梅岭。
                是年十一月十三日,柯梅岭倭寇出海,俞大猷、戚继光等率舟师自沈家门拦击,乘胜追击,倭寇遂扬帆
            南逃。戚继光以岑港初战不克而被夺职,又以岑港之役大捷与平定王直而复职。
                戚继光于舟山平倭时间达10个月之久,主要为岑港之战。戚继光总结浙江抗倭尤其是岑港战斗的经验教

            训,撰成《练兵实纪》《纪效新书》,为兵家所称道。岑港之战,是戚继光军旅生活的转折点,是由曲折走向
            辉煌的起点。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