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2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512
(838)任安徽寿春镇总兵。
1
郑国鸿(1777—841),字雪堂,湖南凤凰厅人。世袭云骑尉出身。道光二十年(1840)任处州镇
1
总兵。
以上三总兵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中,同日英勇殉职。(前志有传,略)
舒 恭 受
舒恭受(1790—850),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定海知县,清光绪《定海厅志》“职官”记名,《清史
1
稿》谓其“死难”,列传于“忠义”。
道光二十一年二月,清军收复定海。定邑城垣炮台及近城数十里内,邑民庐舍、兵营、官署无不残毁,
城内外铺户居民全行逃散,继而数万难民续归,栖宿无所、衣食无藉,而城郊四处则是抛棺弃尸、残骸剩骨,
一片凄凉情景。目击定邑古城惨象,舒恭受悉力承其县事:赶办抚恤,救济难民,安置百姓,使其及早复业;
动员民力,修筑城垣,重建军营;劝谕定海境内十八岙及悬山各岙公正绅耆,团练义勇,共图捍御。
鸦片战争定海第二次保卫战中,三镇总兵督率各镇营官兵,分别鏖战于外,舒恭受固守于中。数日连续
天雨,泥深没髁,舒恭受正患疟疾,依然带病撑持。至十七日,终因敌众我寡,三总兵同日阵亡,清军悉数
溃散。舒恭受见势不可为,遂赶往西城,速至粮台,将库银9000两交候补同知黄维浩及典史邓钓等急运出城,
将印信交堂弟舒恭烈挥令速去,自己复回北城指挥御敌。他猝然被火箭所冲,坠跃城下,顿时昏晕,由避难
士民挟之而出,送至岱山,救护得苏。舒见定邑已失,愤愧以死自誓,觅毒自尽。时隔一夜,其胸膈仍温,
遂以为天意,便复向灌救,至二十日始行苏转。舒见己死节不能,责诸士民不知大义。众人再三劝慰,并严
加防守,不使其行其志。事后,刘韵珂奏报朝廷,谓县城失守,其“臣节亦不可为不尽矣”,“力已竭而城不
能存,节已尽而身未即死”,“乃国家之荩臣,节烈之义士也”。
定海失守之初,朝廷以为舒恭受与三总兵同死节,故加恩赐恤。继而又悉其救护得苏,遂又恩旨,即令
善为调养,以备驱策。嗣后,刘韵珂将舒恭受调大营,派其募勇办船,兼之弹压安抚,擒拿巨奸多名。旋赴
江宁,妥办抚议。又奉差奔走于杭、绍、宁、镇等处,备尽辛勤,不辞劳瘁。其所办一切事宜,无不令行禁
止,群情帖服,英夷亦闻而钦敬。刘韵珂曾奏请以舒升补宁波府知府,未准。扬威将军奕经查办之时为不辩
白,先以其失城失职革职治罪,继而以其“守土州县”、“不行固守而辄弃去”,“拟斩监候,秋后处决”。后
经刘韵珂诸大臣屡屡冒死奏请,方予破例开释,“饬令折回浙江效力赎罪”。道光二十六年(1846)五月十二
日,受命复回定海,协理同知王丕显处理收复定海善后事宜。在此期间,尽心尽责,劳苦功高,深得民心。
是年十一月初,时任浙江巡抚梁宝常(原任巡抚刘韵珂已擢闽浙总督)奏请将收复定海出力各员量予奖励。
舒恭受终因处置收复定海善后事宜妥帖,获准加恩免罪,候朝廷“酌重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