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9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519
印 光
印光(1861— 1940) ,法名圣量,俗名赵绍伊,字子伍,号常惭愧僧,陕西省郃阳人。幼患目疾,7岁
随长兄从龙求学,21岁依道纯出家于终南山莲华洞。当年被长兄召回。又投湖北竹溪莲华寺充水头,次年任
司库。受具足戒于陕西安兴双溪寺,登终南山太乙峰潜修3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 ,应化闻请,至普陀山
法雨寺主理藏经。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山开讲《弥陀便蒙钞》。秋末,闭关于藏经楼,凡6年。出关后
移居慧莲蓬修静,未久又回法雨寺。民国元年(1912)《高鹤年请师书札》发表于《佛学丛报》,署名“常
惭”。民国6年(1917),北京徐蔚如首印《印光法师信稿》行世。民国7年(1918),徐蔚如刊印《印光法师
文钞》,次年增文数十篇复印,梁启超为《文钞》撰弁言,先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扬州藏经院刊印。民国11
年(1922) ,师发起并聘请王亨彦编纂《普陀洛迦 新志》。定海县长陶镛请徐世昌为印光颁“悟彻圆明”匾。
是年,普陀山真达和尚翻建上海三圣堂下院太平寺,辟静室,供师旅沪时卓锡。民国13年(1924),弘一大师
来普陀参谒 ,师侍奉7日。民国15年(1926)以刻经款3000元救济甘肃水灾灾民。民国19年(1930)应真达
请住苏州报国寺,将所印佛经数万册交明道在上海成立“弘化社”流通。民国25年(1936)在上海护国息
灾法会说法时,闻绥远灾情严重,即将1000 余人皈依求戒香金2900 余元、印书款1000 元,尽数济灾。民
国26年(1937) 10月移居苏州木渎灵岩寺闭关念佛,并完成清凉山、峨眉山、九华山山志编修工作。民国
29年(1940) 11月趺坐而逝。次年2月15日茶毗,得五色舍利无数。师居普陀山凡38年,遗著《印光法师文
钞》3编6册,其中为普陀山各寺庵所作记、序、疏等30余篇。名僧弘一评其四德云:“一、习劳,生前一切
劳作皆自理。二、惜福,珍惜一切衣物,如有人糟蹋浪费,必严加训斥,如有余资即济贫、印经。三、注
重因果。四、专心念佛,教人‘敦伦尽分,主敬存诚’。认为‘念佛功德可含概一切’。”弘一颂云:“大德
如师者,三百年来第一人。”师一生专研净土,法语遍传教内,得度者万余人,被尊为我国净土宗第十三代
祖师。
方 壮 猷
方壮䣭(1882— 1940),名聘三,定海金塘大丰新建村五份头人。清宣统元年(1909)拔贡,民国初毕业
于浙江省政法学堂。曾任吴兴地方审判厅厅长,浙江高等审判厅推事,第一高等审判分厅(温州)推事,广
东高等审判厅民事庭长,杭县、永嘉地方审判厅推事,及嘉兴、余杭县政府秘书,浙江省民政厅科长等职,
曾两度出任杭州市政府秘书长。民国24年(1935) 5月至民国26年(1937) 7月任武康县县长。1937年12月,
日本侵略军占领杭州、武康,方避居莫干山,借助教会力量,组织难民救济机构,参与救济难民和募捐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