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6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526
为赞许,以诗相勉。
民国元年(1912) 4月,应寄禅召往上海筹创“中国佛教总会”,主编《佛教月报》。民国3年(1914) 8
月,再上普陀山,与了余商谈闭关事。10 月,掩关于锡麟堂,在关中,坐禅、礼佛、阅读、写作,日有常
课。民国5年(1916) 8月25日,孙中山游普陀,为师诗集手题“昧庵诗录”,师赋《中山先生游普陀作此即
呈道正》一律。民国6年(1917)春出关,遍访山内知友,偕昱山赴宁波谒奘老于观宗寺,访圆瑛法师于接待
寺,盘桓数月后重回普陀山。10月,代圆瑛法师赴台湾灵泉寺讲学。12月,出访日本。民国7年(1918)春,
应了余请,出任普济寺知众,撰《普陀为德侨收容所之反对》。7月,在上海与陈元白、章太炎、王一亭等创
设“觉社”。师创编《觉社丛刊》,次年改为《海潮音》月刊。民国11年(1922),创武汉佛学院。民国14年
( 1925) ,率团出席日本东京佛教大会,考察日本佛教。民国16年(1927) 4月,任厦门南普陀寺住持兼闽南
佛学院院长。次年创中国佛学会于南京毗卢寺。秋,赴英、法、德、美、荷兰、比利时等国弘法讲学。在巴
黎筹建“世界佛学苑”。民国18年(1929) 8月,应莹照请,偕李了空回普陀,居息末院。次年创重庆汉藏教
理院。民国21年(1932),返普陀度春节。依莹照、宽道议,指导成立“南海佛学苑”。山僧公议以禅那庵为
师卓锡处,师易其名曰“太虚兰若”。10月,被邀住持奉化雪窦寺。民国32年(1943) ,同冯玉祥、白崇禧等
组织“中国宗教联谊会”。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国民精神总动员会设计委员。民国35年
(946),受“国民政府宗教领袖胜利勋章”。次年病逝于上海玉佛寺。太虚一生殚心三藏,学成于普陀,弘
1
法遍环宇,操持导化,著作等身。弟子印顺、续明等辑有《太虚大师全书》传世。
王 荣 轩
王荣轩(1921-1948),河北保定人,早年加入国民党军144师干训队,结业后参加华北抗日游击队。25岁
任国民党海军排长,驻嵊 泗 ,有正义感,不满国民党腐败。民国36年(1947) 4月,率1个班投奔徐小玉“除奸
大队”。11月任舟山群岛游击支队特务中队长。次年3月,与中共三东工委江南武工队合并成立东海游击总队,
任大队长。8月,奉命撤往天台山区,途经六横岛时遭国民党陆海军围攻,入夜,率部分战士突围返定海,分散
隐蔽。9月16日,潜往马岙三江口,遭敌包围,枪战中退入芦花荡受伤被俘。9月21日,被杀害于城西白虎山。
陈 昌 平
陈昌平(1896—?),定海人。早年在上海亚细亚火油公司焊锡部当学徒。民国13年(1924)任吴淞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