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9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659
第 四 节 工 业
1989—990年,国家为治理通货膨胀,实行紧缩政策,工业生产受到资金短缺、市场疲软、产品销售不
1
畅的抑制。从1989年9月起连续15个月出现负增长,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1990年企业数从1988年的1359
家减至592家。1991年,区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重点企业发展,促进工业生产逐步回升。1994年区
政府做出《关于进一步促进个体私营工业经济发展若干意见》,放手发展个私工业。是年有个私工业1326家,
个私工业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3.94% 。1997年开始,区政府着手对国有城镇集体企业进行经济体制转换,
相继出台许多鼓励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业体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国有企业1988年25家,1996年24
家,1997年17家,1998年5家,1999—000年2家,2001—005年1家。集体企业1988年366家,1995年274家,
2
2
1996年288家,1999年174家,2000年165家,2001年100家,2005年59家。个私企业1988年817家,1994年1326家,
1995年1006家,1996年875家,1997年1243家,2000年1642家,2005年2336家。
行业分布以水产冷冻加工和船舶修造为主体,其主导地位越来越强。机械、电机、电子、化工、酿造、
印刷、建材、毛纺等行业则随个别企业的兴衰而兴衰;这些企业原多为国有或大集体企业,随着企业转制出
现衰多兴少的局面。2005年全区港口工业产值达91.32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的82.3%;其中水产加工业
产值71.51亿元,是2000年的3.8倍,船舶工业产值14.56亿元,是2000年的9.14倍。
地区分布,1996年以前全区工业主要分布在沈家门城区西缘沿港地段和六横峧 头、台门、桃花后沙头、
虾峙大岙、朱家尖大洞岙、展茅等地。1997年起,因发展空间受阻和建设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需要等原因,
原集中在沈家门西缘沿港的工业企业大部分西移至平阳浦、勾山一带。同时,勾山镇(街道办事处)同浦西
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后,建成“勾山海岛产业化园区”,增强招商引资力度;沈家门街道也在平阳浦建立“海洋
生物工业园区”以满足工业发展对用地大量增加的需要。由此形成沈家门城西的工业集聚带,包括沈家门海
洋生物园区和勾山海岛产业化园区;它沿329国道两侧,南临沈家门渔港西段,西接舟山临城开发区,东联沈
家门城区和东港开发区。此外,六横镇以发展修造船基地、展茅镇以发展鱿鱼加工和生物化工、朱家尖镇以
发展旅游纪念品加工、蚂蚁岛以虾皮加工为目标,都在建设工业开发园区。
技术改造投入逐渐加大,精深加工比重逐年提高。省、市名牌产品有:舟山国泰水产有限公司“栋栋牌”
蟹肉罐头和精制鱼糜,舟山港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港明牌”星鳗系列烤制品,舟山市海洲水产有限公司
“海久牌”舟山带鱼和“心雨牌”冻章鱼,舟山金星水产有限公司“今喜星牌”黄花鱼和冻切割蟹,舟山市正
源标准件有限公司“ZY”系列标准件,舟山东海酒业有限公司“普陀山牌”米酒和杨梅酒,舟山华发水产有
限公司“华发牌”冻虾仁,舟山晟泰水产有限公司“天月升牌”切割蟹,舟山市普陀宏基水产有限公司“宏
基牌”带鱼段,舟山百蕾锯王集团有限公司“百蕾牌”钢锯架,舟山市普陀造漆厂“飞鲸牌”油漆,舟山万
事达海洋食品有限公司“华士达牌”鱼制食品,舟山市普陀区螺门水产有限公司“螺门牌”水产品,舟山市
海龙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方龙牌”单冻贻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