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8 - 舟山市定海区志
P. 438
舟山市定海区志
进行复晒,避免资源浪费。至年底,全区盐田生产面积尚存 261.27 公顷(含废转后复晒面积 156
公顷)。
表 9-1-16 2007 年底定海区盐田面积
乡镇名称 盐场名称 面积 附注
长峙 113.23 废转复晒
万塘 15.67 正常生产
临城街道
担峙山 5.33 正常生产
谢家山 2.67 正常生产
海峰 21.13 正常生产
北蝉乡
银光 42.67 废转复晒
岑港镇 岑港 33.47 正常生产
长白乡 大满 27.00 正常生产
原盐运销
运销以食盐、加碘食用盐和工业盐为主。除执行省盐业公司下达计划外,还争取计划外调销。
1988 年,全区原盐运销 5.13 万吨,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省下达 3.72 万吨计划的 137.89%。1991~
1993 年,盐业连续丰产,存盐超储,区盐业公司采取降价和贴补运费等措施,压库促销,拓展市场。
1991 年,销量 4.91 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 129.2%;1992 年,销量 5.57 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
151.88%;1993 年,销量 6.19 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 180.25%。
1994 年 3 月,省原盐收购、调拨、零售等环节大幅提价,出场价一等盐每吨 265 元、二等盐每
吨 260 元、三等盐每吨 250 元,零售价每吨 752 元,取消每吨 15 元价外补贴,使浙江盐价更处竞
争劣势,省内产区出现“卖盐难”情况,至年底,盐区库存盐超省定合理库存量 1.8 倍。是年,马岙盐
场生产 54 吨低钠盐销往日本,开舟山食盐出口之先河。
1995~1996 年,原盐库存量继续增加,产销矛盾日趋激烈。市政府出台政府让税、盐业部门让
利、盐民让价政策,返回外销盐税收,同时每吨再给 10 元补贴。1998~2000 年,产、销、存基本平
衡,销售趋向稳定,实行“确保本省,适当安排省外,发展国外”运销工作方针。
2001 年,围绕“质量效益年”活动,逐步以加碘盐和非碘食盐作为销售主导产品,占总销量的
82.85%,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6~2007 年,境内盐田锐减,盐产品销量也随之减少,2006 年销售各类盐产品 2.41 万吨,
2007 年销售 2.207 万吨,碘盐销售 1413.84 吨,人均 3.9 千克;年末场区存盐 1.093 万吨。实现盐业
销售额 1348.2 万元,完成盐税 234 万元,盐民劳均收入 16014 元。
盐务管理
1988 年,由区盐业局管理全区盐务,下辖长峙、北蝉、金塘、长白、烟墩、马岙 6 个盐业站(组)
41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