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1 - 舟山市定海区志
P. 601
第十二编 农业 农村
期推广氮、磷、钾二元或三元复合肥分次追施,早施分蘖肥,增施穗粒肥。1988~1995 年,实施配方
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农田灭鼠、化学除草、涂田施锌肥等模式。1995 年,实施面积 8 万亩,后推广
轻型栽培技术。
病虫草鼠害。病虫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发生为主,尤以褐
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威胁最大、危害最重。2005~2007 年,晚稻连续受灾,年均发生 6 万
亩次,2006 年绝收 650 亩。稻纵卷叶螟 2000 年后每年重发,2007 年危害水稻 16 万亩次。水稻螟
虫以二化螟居多,大螟偶见,三化螟极少,主害早稻、茭白等。稻纹枯病 1988 年早稻发病 4 万亩
次, 2007 年发病率占晚稻种植面积的 50% 以上。稻瘟病、白叶枯病 20 世纪 80~90 年代局部重
“
发, 90 年代后轻发。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经“402”使百克”等药剂浸种轻发。矮缩病、条纹叶枯病、
小球菌核病、基腐病、稻蓟马等偶发或局部发生。
稻田草害有稗草、鸭舌草、革命草、游丝草、扁秆藨草、千金子等,其中稗草、扁秆藨草发生率
最高,草害田块占 70%以上。
农田害鼠主要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等,常致缺苗断垄等。
番薯 主要种于丘陵旱地,管理粗放。1988 年,插种 2.6 万亩,总产 0.97 万吨,分别占粮食作
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 8.82%、10.24%。2004 年,引进“迷你番薯”,2007 年种植百余亩。主栽
“
品种有“丽群六号”舟薯五号”舟农白皮”等,迷你番薯以“心香”良缘”等品种为主。番薯小象甲
“
“
系植检对象,20 世纪 80 年代实行“饥饿法”(疫区停种)防治见效,但未能彻底消除。
麦类 舟山二棱大麦千粒重 40 克,籽粒均匀,皮薄色佳,发芽率、淀粉含量、浸出物高,蛋白
“
“
质含量低,是酿制啤酒的优质原料。主要品种有“舟麦 2 号”舟麦 1 号”舟麦 16”等。1988 年,种
植大麦 22219 亩,总产 3812 吨,亩产 172 千克。1998 年,种植千余亩,2004 年后无种植。
1988 年,种植小麦 769 亩,总产 95 吨,亩产 124 千克。主要品种有“扬麦 4 号”扬麦 5 号”浙
“
“
麦 2 号”等。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7 年种植 540 亩,总产量 78 吨。
常发病虫害有赤霉病、白粉病、大麦网斑病及黏虫等。
其他 其他粮食作物有玉米、豆类等。玉米历来在番薯地套种,少有规模种植,1988 年种植
“
4224 亩,总产 908 吨,亩产 215 千克,品种为“丹玉 13”中丹 2 号”。1996 年,引进并种植鲜食玉米
“苏玉糯 1 号”650 亩。
豆类有蚕豆、豌豆、大豆、绿豆、扁豆及豇豆等。1988 年,种植蚕豆、豌豆 8446 亩,亩产 89 千
克,总产 751 吨。1995 年,蚕豆推广种植“白花大粒”品种,面积达 7926 亩,占种植面积的 60.43%;
种植慈溪“大白蚕”3091 亩。大豆在河塘、地边或番薯地套种,或在棉田、涂地改制后连片种植,也
“
作为水改旱首选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88 年种植 3718 亩、总产 282 吨,品种为“矮脚早”大
青豆”“五月拔”。2007 年种植 1.13 万亩、总产 1500 吨,品种为“台 292”引豆 9701”。绿豆和豇豆
“
多套种番薯地,极少种植大田。
57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