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普陀县志
P. 144
元 山 岛 别 名 笤 帚 岛 , 位 于 六 横 岛 东 , 县 城 南 约 2 6 4 千米 。 不 规 则 狭 长
.
形 , 东 南 一 西 北 走 向 , 长 约 7 9 5 千米 , 宽 约 2 6 千米 , 面积 约 6 94 平 方 千米 。
.
.
.
原 称 悬 山 岛 , 1 9 6 5 年 更 名 元 山 岛 。 西 北 宽 东 南 窄 , 多 陡 坡 山 丘 , 山 峰 1 7 个 ,
四 周 大 多 悬 崖 峭 壁 。 西 北 部 长 坑 岗 最 高 , 海 拔 1 5 8 8 米 , 植 被 以 黑 松 为 主 。 属
.
元 山 乡 , 设 6 行 政 村 。 居 民 94 5 户 , 3 74 8 人 。 主 业 海 洋捕 捞 , 兼营 农 业 。
凉 潭 岛 位 于 六横 岛 东 北 , 县 城 南 约 2 5 8 千米 。 不 规 则 长 方 形 , 东 南 —
.
西 北 走 向 , 长 约 2 4 千 米 , 宽 约 0 7 千 米 , 面 积 约 1 1 0 平 方 千 米 。 原 分 两 岛 ,
.
.
.
大 者 称 大 两 段 , 小者 小 两 段 , 后 谐 音 大 凉 潭 、 小凉 潭 。 1 974 年 围 塘 后 连 成 一
体 , 定 名 凉 潭 岛 。 东 西 两 头 山 丘 , 中 间 平 地 。 东 南 部 峙 家 岩 最 高 , 海 拔 8 3 7
.
米 。 属元 山 乡 , 设 1 行政 村 。 居 民 1 5 6 户 , 490 人 。 业海 洋捕 捞 。
对面 山 岛 别 名 对 门 山 , 1 9 50 年 前称对 江 山 , 位 于 六横 岛 东 , 县 城南 约
29 6 千米 。 长 形 , 东 西 走 向 , 长约 1 8 千米 , 宽 约 0 5 ~ 0 7 5 千米 , 面积 约 0 6 9
. . . . .
平 方 千 米 。 中 部 高 宽 。 最 高 海 拔 1 2 1 8 米 。 属 元 山 乡 , 设 1 行 政 村 。 居 民 8 6
.
3 6 7 人
户 , 。 业 海 洋捕 捞 。
”
大 蚊 虫 山 岛 位 于 六 横 岛 东 南 , 县 城 南 约 34 9 千米 。 呈 凹 形 , 东西走
“
.
向 , 长 约 1 70 千 米 , 宽 约 0 90 千米 , 面积 约 0 79 平 方 千米 。 岛 以 形 名 。 最 高
.
.
.
海 拔 9 6 6 米 。 有 开 垦 种植痕 迹 。 属 双塘 乡 。 常 住 2 人 , 饲 养 禽 畜 。
.
走 马 塘 岛 位 于虾 峙 岛 西 南 , 县 城 西南 约 2 3 7 千米 。 长 形 , 东 南 — 西北
.
走 向 , 长约 1 8 千米 , 宽 约 0 09 ~ 0 9 千米 , 面积 约 0 7 1 平 方 千米 。 最 高 中 部柴
.
.
.
.
★ 岗 , 海 拔 1 4 1 5 米 。 植 被 稠 , 黑 松 为 主 。 属 虾 峙 乡 , 设 1 行 政 村 。 居 民 1 4 7
.
5 46 人 。 业 海 洋捕 捞
户 , 。
湖 泥 山 岛 位 于 虾 峙 岛 西 北 , 县 城 西 南 约 20 千米 。 狭 长 形 , 东西走 向 ,
长 约 2 7 千米 , 宽 约 0 1 ~ 1 1 千米 , 面积 约 1 3 9 平 方 千米 。 东 南 部略 高 , 最 高
.
.
.
.
四 周 泥 涂 。 驻 湖 泥 乡 政 府 。 设 1 行 政
海 拔 8 7 8 米 , 南 北 两 侧 平 地 筑 塘 围 成 ,
.
村 。 居 民 5 7 9 户 , 1 84 2 人 。 主 业海 洋捕 捞 , 兼 营 农 业 。
东 白 莲 岛 位 于虾峙 岛 西北 , 县城西南约 1 7 5 千米 。 不规则 方形 , 东南 — 西
.
北走 向 , 长约 2 02 千米 , 宽约 1 2 千米 , 面积约 1 3 1 平 方 千 米 。 东 南 部略 高 , 最
.
.
.
高 大 山 岗 顶 , 海 拔 1 04 米 。 属 湖 泥 乡 , 设 1 行 政 村 。 居 民 1 2 1 户 , 4 20 人 。 业
海 洋捕 捞 。
西 白 莲 岛 位 于 虾 峙 岛 西 北 , 县 城 西 南 约 20 千米 。 不 规 则 三 角 形 , 东西
走 向 , 长 约 1 6 7 千 米 , 宽 约 0 5 千 米 , 面 积约 0 9 1 平 方 千米 。 东 部略 高 , 最 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