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普陀县志
P. 148
则 长 方 形 , 东 北 — 西 南 走 向 , 长 约 0 5 3 千米 , 宽 约 0 2 千 米 , 面 积 约 0 1 平方
.
.
.
千 米 。 因 岛 形 如 龟 , 小 于 南 部 大 龟 山 得 名 , 大 、 小龟 山 统 称 小板 岛 。 东 北 略
四 周 岸 崖 陡 峭 。 最 高 海 拔 64 6 米 。 灌 木 丛 、 野 生 水 仙 花 较 多 。 属 黄 兴 乡
高 , . 。
渔 民 从 事 季 节 性 捕 捞 、 采 集 。 灯 塔 1 座 , 导航 小板 门 航道 中 外 船 只 。 常 居 8 ~ 9
人 , 管 理 灯 塔
。
大 龟 山 岛 别 名 三 峰 岛 。 位 于舟 山 群 岛 东 部 、 黄 兴 岛 西 , 县 城 东北 约 3 9
千米 。 不 规 则 长 方 形 , 南 北走 向 , 长 约 1 30 千米 , 宽 约 0 5 0 千米 , 面积约 0 4 0
.
.
.
平 方 千 米 。 因 岛 形 如 龟 , 且 大 于 邻 近 小龟 山 , 故 名 。 山 丘 坡 陡 , 最 高 海 拔 1 0 0
米 。 禾 草 、 灌 木 丛 生 。 属 黄 兴 乡 。 居 民 3 人 , 业 渔 农 牧 。 他 岛 渔 民 来 岛 从 事 季
节性 采 集 捕 捞 。
中 奎 岛 位 于舟 山 群 岛 东 北 部 , 县 城 东 北 约 8 1 6 千 米 。 长 形 , 南 北 走
.
向 , 长 约 0 9 8 千米 , 宽 约 0 4 5 千米 , 面积 约 0 29 平 方 千米 。 因 位 于浪 岗 山 列
.
.
.
岛 中 间 , 称 中 块 , 谐 音 中 奎 。 南 北略 高 , 四 周 岸 崖 陡 峭 , 仅 中 部 东西 两 侧 略 平
缓 。 最 高 海 拔 89 2 米 。 植 被 稀 少 。 属 东 极 区 。 有 简 易 码头 、 水井 等 设 施 。 渔 民
.
从 事 季 节性 捕 捞 、 采 集 。 周 围 海 域海蜒 、 贻 贝 、 虾 米 资 源丰 富 。
第 二 节 无 人 岛
境 内 无 人 岛 1 63 个 , 其 中 面积 0 0666 平 方 千米 ( 1 00 亩 ) 以 上 3 8 个
. 。
骐骥 山 别 名 扁 担 山 。 位 于 县 城 中 心 北 约 1 1 3 千米 。 扁 担 形 , 面积 0 1 4
.
.
平 方 千 米 。 最 高 点 海 拔 3 5 7 米 , 坡 度 1 5 ~ 2 5 度 。 有 蛇 、 鼠 及 少量 松 、 瓜 子树
.
等 。
黄 它 山 别 名 黄 大 山 。 位 于 县 城 北约 1 6 2 千米 , 梁 横 山 东约 0 6 5 千米 。
.
.
三 角 形 , 面 积 约 0 3 1 平 方 千米 。 最 高 点 海 拔 1 1 4 4 米 , 坡 度 大 于 2 5 度
. . 。 有 松 、
檀 树 及 山 麂 、 蛇 等 。
青 它 山 别 名 青 大 山 。 位 于 县 城 北 约 1 5 7 千米 , 梁 横 山 东 约 4 千米 。 长
.
形 , 面 积 约 0 0 9 平 方 千 米 。 最 高 点 海 拔 44 1 米 , 坡 度 2 5 ~ 30 度 。 有 鼠 及 少量
.
.
灌 木 等
。
豁 沙 山 别 名 小 普 陀 山 。 位 于 县 城 东 北 约 1 3 4 千米 , 普 陀 山 北 约 0 3 千
.
.
米 。 三 角 形 , 面积 约 0 3 6 平 方 千 米 。 最 高 点 海 拔 6 8 3 米 。 坡 度 6 ~ 2 5 度 。 耕 地
.
.
少量 。 有 麂 、 蛇 、 鸟 及 黑 松 、 潘 楂 树 ( 胡 颓 子 )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