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4 - 开化古籍丛书之四:春秋经传类对赋等
P. 364
· 360 · 开化古籍丛书
职,万姓全生,凡可以竭臣道之当为者无所不至,则妖沴自消,休祥自降,德 据叶渭清 1923 年抄本
合无疆,乃终有庆矣。常人之言又曰:“凡变异之来,宜布新颁赦,减税放租,
以安人心,以答天谴。”斯言无稽,必不可信。《传》曰:“无赦之国,其刑必平。”
故诸葛孔明之治蜀,绝口不言赦,而国以大治。若肆赦之频,徒以长奸贪资盗贼,
桐山老农集
初无利于君子也。奸贪盗贼乃覆载之所不容,因变而复赦之,宁不重神人之怒
乎?《书》曰:“怀保小民。”又曰:“以小民受天永命。”盖天意所属,惟在小民。
若减放之多,徒以继富,初无利于小民也。彼终岁勤动,仅食其力,户无税而 元 鲁 贞撰
官无租,纵除免天下十年之粮,而小民亦不沾分毫之赐。富豪乱众,乃幽明之 范 华标点
所同忿,因变而附益之,又非以重神人之怒乎?为此谋者,实无补于时政之阙
失,是犹田舍翁适遭患难横逆,不知自反,遽修因果,以为禳灾徼福之计,亦
愚甚矣。伏惟圣君贤相,其拒之绝之。
介夫久随禁直,愧乏才资,厕名学官,粗偿书债,而拳拳愚忠,不忍目中
之无人,遂吐平生之耿耿者。既揆情无所觊望,故出辞不避掁触。比见陈言不
为少矣,立奇者则不切时务,希赏者则专尚贡谀,取合者则兴利以啖国,欲求
其议论正大,识见高明,达变通时之士,盖十无一二也。昔人有言:“忠臣不
顺时而取宠,烈士不惜死而偷生。”愚虽未能自附于忠臣烈士之目,而夙昔所期,
不肯多让。自度所言,诚有足采。不惧斧钺,再干天听。如以为可,则见之施
行,国家幸甚,生民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