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0 - 开化古籍丛书之四:春秋经传类对赋等
P. 360

· 356  ·  开化古籍丛书                                                                                                                                    《太平策》卷二       · 357  ·






             息变之策,方且恬然自安,不以经意。何异乎依危幕而不知惧,履春冰而不自                                                               事之不举,是谁之过欤?不闻天子以私欲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则仁心之未被,
             觉?世无是理也。必明其致震之因,而求其安震之道,则庶乎其可矣。                                                                  德政之未敷,是谁之过欤?为执政大臣者,乌得以辞其咎哉?既得君又得时,
                  夫地道柔而静,无故而动,以为地之变。殊不知地无附丽,实依于天之中,                                                           又得可为之权,亦可以有为矣。使不可为,则诿曰非我之过;使得为之,而安
             地亦气中之一物耳。先贤谓天形如鸡子,天其壳也,地其黄也,日月星辰黄外                                                               于不肯为,愚不知其何心?且近来朝廷所行,其忤天意,咈人心者,殆非一端。
             之白也。《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故天圆而独运于两间,一气周流,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使能取弊政一整而新之,民心既顺,安知天意之不回乎?
             循环无已,则地得以遂其资生之性。若天运有一息之间断,而地不能自存矣。                                                               如:
             故其变也,为震,为裂,为崩陷,为水潦,为草木枯伤,皆由此也。如人之一                                                                   直言所当求也。近虽容受陈言,可即行之,否即舍之。而乃反复议拟,动
             身,一日一万三千五百息,周而复始。若一息不顺,则肉 肤蠕,壅而为痈疽,                                                              经旬月。议以为非,已同故纸;议以为是,亦成虚文,非时政之弊乎?

             逆而为症瘕。故曰: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精损则形伤,盖必然之理。天为乾                                                                   贤才所当进也。未闻朝廷因一言而知一人,由一能而擢一职。若非书尺转
             为阳,君道也。地为阴为坤,臣道也。天运愆忒,故地道失常。验之于人,则                                                               送,必须势援梯引。次则贽礼先容,贿赂取悦。舍此之外,决不能无因而至前
             知臣职之不举,亦由乎君德运量之未至也。                                                                              也。近闻廉察交章以荐者不少,使果贤也,既不任之风宪,亦宜升之民职。省
                 《传》曰:“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二气交而成泰,一有不交则变而为否。”                                                           咨台呈而至者亦多,使果有治效也。既不加以资品,亦宜赐之褒奖。今保在台
             窃闻古者人君,每日视朝,不遑宁处,故欲上意下达,下情上通,故能致天下                                                               者已成子虚,呈到省者亦化乌有,非时政之弊乎?
             于泰和之域。又闻古者凡遇灾异,必诏求直言极谏,冀有以补时政之不逮,达                                                                   选法所当清也。近吏曹铨拟纵私逾甚,集贤翰林乱保滋多。待除求进之人

             民隐之未知,故能感格天地,转祸为祥。今得奏之臣有限,而奏事之日甚稀。                                                               接袂摩肩,不平之鸣,溢于闾巷。选法紊坏,日甚一日,非时政之弊乎?
             忧爱之忠虽至,而九重之 不闻,君臣隔塞,情愫莫抒,是犹天地之气不交,                                                                   官冗吏繁所当减并也。近闻置局商度当否,犹豫半岁竟已寂然。夫添一官
             安得不反泰而否乎?然则胡为天不示变而独见之地震者?良由群臣不能顺承天                                                               则为民增一害,省一职则为民去一蠹。此理甚明,其事甚易,合存则存,合革
             地,下遂万物之情,故变见乎地以深儆之,固已明矣。何以言之?尝观《汉史》,                                                             则革,立谈可决,正不用如此狐疑也,非近事之失乎?
             翼奉之言曰:“地变为阴气太盛,宜疏后党,亲同姓,出后宫,损阴气。”李寻                                                                  刑赏所当明也。近闻采访使巡行各道,所断官吏,皆绝知识、失计置之徒,
             之言曰:“地震有上中下,上位应妃后,中位应大臣,下位应庶民,宜弱外戚,                                                              若稍有智力者,已望风先为逸罪之谋矣。潜形掩寇,必无逃理,建鼓求亡,谁
             强本朝,崇阳抑阴,以救其咎。”或以言游畋土木,或以言宦臣嬖幸,或以言                                                               不趋避?中以私情纵放侥幸脱免者何可胜数?大奸巨蠹,未尝少惩。兼巡历之

             小人党盛,各因其时弊而指斥之耳。                                                                                 广,阅人之多,岂非出类拔萃者,亦不闻荐一贤,为国家深长计。以言乎刑,
                  以今日之人事观之,阃仪严肃,女谒不行。如吕、韦之专,赵、杨之宠,                                                            则未公;以言乎赏,则未见,非近事之失乎?
             无有也。后宫列陈,名不盈数,如三千一万之充满,无有也。秉国钧者皆色目、                                                                  俸禄所当均也。近增官吏俸米,通支粮二十八万余石。外任分给公田,多
             汉儿,未尝一官任舅后之族,如吕、霍、上官之僭奢,无有也。敷奏出纳,非                                                               归于具员冗职,实勤王事,则不免乎号寒啼饥。内任虽曳紫悬金,立可企斯,
             省台不得与闻,未尝一事出阉官之口,如恭显、鱼程之专擅,无有也。春秋出                                                               而买桂炊玉,居甚不易。纵益之以升斗之粮,莫能禁其寻尺之枉,徒多费太仓
             畋,循行故典,宫墙殿宇,一安旧规,如阿房复阁之兴,楼船锦缆之侈,无有                                                               之粟,实未得均禄之道,非近事之失乎?

             也。然则致是变也,既皆非此之故,则当归之执政大臣矣。                                                                           怯薛所当裁减也。近奏准分拣,中外忻快,而各官掩护,力寝其行。良家
                  今大小政事,总于都省。有奏皆准,无言不行。意欲若此,君亦从其若此;                                                           有才无力之士,反不见取;军站杂色无赖之流,则当直自若,非近事之失乎?
             意欲如彼,君亦从其如彼。不闻天子以己意强用一官,夺行一事,则官之不职,                                                                  奔竞所当息也。今求仕必须亲身,升等必待营干。若朝市之近,山林之远,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