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品读三门》之《人文三门》
P. 64

者认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并对日本“闭绝
                                                                                                                贡路”,实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封锁沿海各港

                                                                                                                口,销毁出海船只 ,断绝海上交通以断绝倭寇的
                                                                                                                补给。
                                                                                                                    三门湾“地滨东海,实为倭邻”,受其危害最
                                                                                                                大。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任命征南将军信国

                                                                                                                公汤和处理东南沿海防务。汤国公在三门湾广筑防
                                                                                                                卫城寨,置司派兵,巡逻戍边。并在沿海百姓中实
                                                                                                                行四丁抽一,以充戍边兵力不足。
                                                                                                                    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

                                                                                                                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
                                                                                                                祖实录》卷139)。后又多次发布禁海令,规定了严
                                                                                                                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
                                                                                     ·海禁
                                                                                                                桅以上桅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

                                                                                                                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
                ൅၂aݚ࣌აնథᗧ                                                                                       正犯比照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

                                                                                                                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话虽                                                         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
                如此,但统治者往往言行不一,他们对土地、海洋、百姓的政策,厚此薄彼,迥然有                                                           从者发边充军。”(《大明律》)
                别——重土地,轻海洋,无视民生。历代的海禁就是有力的佐证。                                                                       洪武十七年(1384),海禁政策更为严厉:“片
                    海禁,又称“洋禁”,是统治者为了稳定海疆,禁止海上(民间)通商贸易,实行闭                                                       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 同年,汤和巡视海
                关锁国的一种龟缩政策。海禁发端于元,兴盛于明,至清则登峰造极。                                                                 上,因恐沿海岛民诱引倭寇入境,于是下令尽迁

                    元末以降,在600余年的漫长历史中,海禁不仅严重阻碍了海上的通商贸易,抑制                                                       舟山、南田、玉环诸岛居民于内地,称其地为“禁
                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原始资本的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长期与世隔                                                           田”,永远列为封禁。至今,象山鹤浦金柒门还遗有清政府所立的“永远封禁”大石碑。
                绝,积贫积弱,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而且还给滨海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留下了无                                                          据王士性《广志绎》云:“宁台滨海,皆有大岛,大姓聚居。国初汤信国奉敕行海,惧引

                数血泪斑斑、不堪回首的往事。                                                                                  倭,徙其民市居之,约午前迁者为民,午后迁者为军。”《明崇祯宁海县志》对这段历史
                    元朝海禁时兴时废,从元世祖末年起,到英宗至治二年(1322)结束,其间出现四                                                      有着详细的记载:“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以五十一都(南田)远在海岛,恐与倭通,
                次海禁,而每次海禁的时间并不长,三五年而已。元朝海禁虽然对沿海百姓的生产、生                                                          徙民于郡城外,因墟其地,编户一百一十三里,屡并至今一百二里。”不仅如此,民间对
                活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但其开了中国海禁之先河,并被明清继承和强化,对后世产生了                                                          此亦多有记载。《东头陈氏宗谱》就详细记载了他们的祖先在明洪武二十年的迁徙情
                极为消极的影响。                                                                                        形:信国公徙发南田时,理学名儒陈富民携老幼,浮舟海上,迁居东头山东麓(今沙柳

                    明代海禁始于明初,终于隆庆,时张时弛,以遏制东南沿海倭寇侵扰。明朝统治                                                         镇东头村)。与此同时,陈氏另一族陈维扬兄弟也从南田迁入海游港之南上枫溪(今海



           48 | 人文三门                                                                                                                                                            第二篇  鼓角争鸣 |  49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