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品读三门》之《人文三门》
P. 61

城坚一时不克,围城驻扎。但  到处是清兵旗帜。
 宁海战败消息传来,家眷在宁  义军在安马、周山岭头的两

 海城里的那部分义军就私逃回  处阻击皆被突破。清兵三面合攻
 家。军心散乱,林大广只得偷偷  赖岙村,木城被纵火焚烧,赖岙
 撤围,率500余人也退回赖岙、  湾里烈焰浓烟漫天。义军各自为
 铁场两地。      战,凭房狙击,坚持了一日一夜,

 台州知府吴端甫随即派属  数百人战死。最后62人固守在石
 将黄一清、苏镜蓉率兵攻打铁  墙坚固的上新园道地,任凭清兵
 场。义军乘夜劫营,清兵大败,  喊话,坚决不降。
 黄一清力战方才脱围,率领残  入夜,“赤脚兵”从流水夹沟

 部狼狈逃回台州。   爬进院后打算偷袭,被守卫在院后的赖昌剑发现,年方十七的他挥舞蔡阳刀,爬入一个
 战况震动了浙江省。浙江  砍一个,连杀18人,尸首填满了夹沟,吓得清兵不敢妄动。翌日天明时分,义军破门而
 提督荫良泰亲率一支清兵到亭  出,直冲不远处的上洋桥突围。不料桥已被毁。清兵蜂拥而至,赖余沈、赖庆浪叔侄俩
 旁,扎营丹邱寺,会同宁波驻军  回身搏击,被火枪击伤,逃脱无望下,双双当场举刀自刎。

 张玉藻、王浮龙部,再次攻打铁  赖岙全村被焚为焦土。吴端甫撤兵时又途经铁场,焚烧了王延圆的家乡外王村。
 场。义军不支,退守赖岙,筑城  不久朝廷又下令,赖岙和铁场两村赖、王二姓,不得参加清廷任何级别的科举考试。
 御敌。清兵乘胜进剿。知府吴端  起义主要领袖赖余沈战死;王延圆率少数义军突围,客死他乡;林大广、王彝霞稍后被
 甫领兵从南面经岭根、金坑进  捕,即遭杀害。

 袭赖岙,炮轰赖岙工事。炮手是  三十年前,当年的赖岙城残垣仍在。一块块巨石诉说着三门人曾经的血性、英勇
 黄岩人陈才龙,他的三个弟弟都  和顽强。赖岙起义其情可悯,其勇可敬。但与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一样,仅仅基于求生
 在义军中当头目,他就故意偏离目标开炮。林大广、王延圆二支义军预伏在响岩岗和安  存、均贫富理想的起义,即使夺得天下,最后也只不过是换个皇帝。
 马,闻炮一齐出击。陈才龙掉转炮口轰击清兵。清军猝不及防,漫山遍野,惊慌逃窜。知  三门湾人的千古热血,直到再过半个世纪,才迎来真正的知音。

 府吴端甫坐轿逃至康谷广福寺后惊魂甫定,他下了轿子,脱靴挂到寺门上发誓:不拔赖
 岙,不取此靴。
 两番围剿失败,浙江巡抚罗道遵奏报朝廷。为了争取朝廷调兵,他把赖岙村边的
 小溪和不过几米长的小拱桥,夸大成“马可对跑,船能对开”的大河大桥。咸丰皇帝闻

 讯大惊,即命江南大营援剿。总兵张玉良坐镇杭州城,调遣浙江提督荫良泰诸部会同
 台州府兵,大举围剿赖岙。
 十月十四日,清兵分三路先后抵达。十五日荫良泰部先锋到南溪。十六日,吴端甫
 率领苏镜蓉部和杨国桢新招的广东潮勇(俗称“赤脚兵”),从南路进攻赖岙。十七日,

 台州府兵王浮龙部及乡团从鹿宕坪翻过山岗,从北路夹击赖岙、下湾。赖岙四围山岗上
                                                                       ·赖岙抗清起义军荒坟


 44 | 人文三门                                                                  第二篇  鼓角争鸣 |  4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