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天台行旅》
P. 37
在起居中,显得真正的清净庄严。
方丈楼之上的迎塔楼,为民国行政院科长孙科即孙中山的长子出资建造。
这是一座西洋式的建筑,推开窗门,眼光越过鳞次栉比的殿宇屋脊,正对的
就是树林中矗立的隋塔,这里视线开阔,环境幽雅。楼前樟树浓荫摇曳,是
唐代僧人手植的。穿过迎塔楼,走过修竹轩,宾客在此吃饭,非常方便。修
竹轩之前,是大彻堂,是坐禅的地方,也是传戒的所在,电影《少林寺》中,
觉远和尚的受戒镜头是在国清寺的大雄宝殿上拍摄的。方丈问,“尽形寿,
不杀生,能持否”,答“能持”,传戒是类似于宣誓的仪式。国清寺的僧人
受戒在大彻堂,大彻大悟才受戒,受戒了才大彻大悟。戒是律条,是铁的纪律,
是高压线,一旦犯戒,轻者训诫,重者剔出山门。
大彻堂之南是厨房,僧人称之为香积厨。国清寺素斋有素鸡素火腿之类,
名荤实素,声名在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也专门介绍过。许多游客到
国清寺,总是千方百计地品尝它,感受到方外的滋味。香积厨之东,为卍字楼,
在佛教中,卍是一个吉祥的符号。此楼的设计者是天台乡贤、著名的建筑学 ▲ 智者塔院 胡明刚 摄
家陈干先生,建国初期他参加天安门广场的规划设计。卍字楼中有彩电,可
淋浴,完全世俗化了,其设施与隔溪相望的天台宾馆不相上下,但起居佛寺里,
还得按照寺院的戒律来,一是对佛门的尊敬,二是为了自身的清净庄严。
国清寺确实是一片清净庄严佛净土。它的建筑是辉煌庄严的,但茂密的
山林却为它提供了一个至美的环境。在这里茂盛的古树,佐证了天人合一的 佛陇高明:松风响彻梵音
境界,体现了山水自然和宗教生活的和谐精神。国清寺是中国汉化佛教寺院
最美的地方。
国清寺的山林是很完美的,寺里寺外名木古树数不胜数,在香烛的蓝烟
和红火中,头顶一片苍穹和绿荫,翠绿的树木烘托出国清寺特有的宗教氛围, 国 清寺周边有大片的森林,是天台山的一个奇迹与幸运。自国清寺到
让我闻到幽林中渗透的浓郁的檀香气息。山峰宁静安谧,山风清凉幽邃,晴 金地岭一段路,时见古松耸天,时见清泉激越,每当云起,树木隐
天丽日时,看枝柯漏下的细碎阳光,烟雨迷蒙时,则沐浴着晶莹的坠露。 约,连空气中都带着松香的味道。潘耒诗云:“十里松风九里泉,徐徐送客
国清寺周遭的树林全是逼人的翠绿,不管你在哪时来,你沐浴的就是这 上青天,要知华顶高多少,已觉群峰贴地眠”。走在金地岭通向佛陇的浓荫
醉人的绿荫。山中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滋润你的不就是这绵绵的和风细雨, 古道上,山风扑面,水声盈耳。“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穿过十里松风,
还有那金色琉璃瓦下的木鱼钟磬声么? “却顾所来径,苍茫横翠微 ”。
传说接引智者在佛陇居住的定光法师,就住在真觉寺,有一天,师父命
定光到天台城里担米,定光法师担着米一摇一晃走上金地岭山路上。他歇下来,
信口念出一首诗:
36 天台行旅 佛陇高明:松风响彻梵音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