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天台行旅》
P. 32

妙法堂是宣授天台宗教义的讲堂。堂内正中悬挂一匾曰:“天台讲席”,
                                                                                                             为大名鼎鼎的浙江奉化人蒋中正(蒋介石)的手笔。据说这里国清寺有蒋介
                                                                                                             石的母亲居住过,蒋专门出资建造了这座妙法堂。匾下为智者大师的画像,
                                                                                                             供奉佛像法器若干。另有听经席位多排,开讲时寺内钟鼓齐鸣。妙法堂为二
                                                                                                             层楼,楼上为藏经阁。藏可两解,一念收藏的藏(cáng),一念唐三藏的藏
                                                                                                             (zàng),所谓三藏,即为经、律、论三大类,国清寺藏经阁中藏有清代皇
                                                                                                             家恩赐的《龙藏》一部,以及明代僧人以舌血所写的经本。另有来自印度的
                                                                                                             贝叶经,即写有文字的贝多罗树的叶片,这贝叶经原藏高明寺,后藏国清寺,
                                                                                                             据考证,写的是印度大戏剧家迦梨陀娑诗剧《沙恭达罗》的片断,郑振铎由
                                                                                                             此考证,天台山附近为中国南戏的发祥地,其戏曲的体例是由印度输入过来的。

                                                                                                                 如果说,妙法堂和藏经阁是理论的话,那么,妙法堂前面的止观堂就是
                                                                                                             实践,智顗很形象地说,止(禅定)与观(就是观想智慧),相互兼顾,就
                                                                                                             像鸟的两翼、车的两轮,如果偏重于止,不注意观,就是愚,如果偏重于观,
                                                                                                             不注意止,那就是狂。
                                                                                                                 止观堂是九开间的小楼,建于明代,其西为栖莲居,其东为影堂,与南
                                                                                                             边的供奉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三圣殿,组成了一个小小的院落,
                                                                                                             这里幽静非常,鸦雀无声,最适合静虑坐禅。院中的几棵桂花树,枝影婆娑。
                                                                                                             三圣殿之南为安养堂,穿过小院,见一个僧人在午后的阳光中打盹,什么也
                                                                                                             不想,什么也不做,神色安详,真的有止观安养的感觉,止观不就是这个安么?
                                                                                                                 自三圣殿西侧,进入国清寺的西二轴线,规模仅次于大雄宝殿的罗汉堂
                                                                                                             赫然在目,五百罗汉组成了一个大社会,罗汉以香樟木精雕细刻,外饰真金,
         ▲  大雄宝殿西边的一个转角处    胡明刚  摄
                                                                                                             或安静,或戏闹,或露出孩童一般的天真,或挤眉弄眼搞怪,倒显得真切自然。
               己的劳动,为人们排忧解难,离苦得乐,亦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可见佛的真                                                             罗汉堂和玉佛阁是上世纪的新建筑,与国清寺老建筑浑然一体。玉佛阁为最
               正精神在于苦干脚踏实地的行动。药师殿之上为观音殿。观音与药师佛本是                                                             高点,阁内的玉佛高 1.3 米,重 320 公斤,为台湾天台宗高僧、玉泉山法济寺
               一样,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救难,也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善心善言善行,                                                           的慧岳法师从缅甸请来,雕琢传神,工艺精美,为上乘佳作。转到玉佛阁后,

               三者不可偏废,以自身精进之行为,引发一切真善,从自身的清净,浸染世                                                             我真的看到了柳公权的“大中国清之寺”和黄庭坚所书的寒山诗“重岩我卜居”、
               界的大美。                                                                                         还有米芾的“秀岩”、朱熹的“枕石”等书法摩崖。字迹早已漫漶,与古寺
                   自中日天台宗祖师显彰碑亭和中韩天台宗祖师纪念堂西转,我拾级而下,                                                          一样历经沧桑。
               进入国清寺的西一轴线。下行进入妙法堂。妙法堂与东厢的回光楼和西厢的
               返照楼组成了一个小院,如果在雨天来,山雨坠落庭前芭蕉,宛如轻叩木鱼。                                                                我转到人们寻梦的山王土地——供奉周王太子晋(王乔)的伽蓝殿,王
               妙法堂前有搔痒树两棵,据说用手轻抓树身,整棵树都会颤动,其实不是树动,                                                           乔是道家的装束,是华夏王姓人的祖先,曾拜天台浮丘公学道,乘着白鹤飞
               不是风动,不是手动,而是搔者心动。它的学名叫紫薇。                                                                     升,他的坐骑成了当地百姓中的“白鹤大帝”,在天台山留下了“白鹤镇”“白


            32  天台行旅                                                                                                                                                五峰环拱的国清圣境        33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