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天台行旅》
P. 41
牛宿耀峰 风飘经至 百代咸尊智者
幽溪映月 人悟性空 三乘共证中观
高明寺山门上的匾额,据说是康有为用鹅毛写的,又说他是灰堆上用木
棒划的,留一个小小的哑谜让人费加疑猜。高明寺是智者大师在兴建的十二
刹之一,中国汉化佛教重点保护寺院之一,初建于唐朝哀帝天佑年间,唐末
改名为智者幽溪塔院,宋代改名为净名院。现存建筑是 1980 年由觉慧法师主
持重修的。高明寺分三轴十三院,中轴线为山门天王殿、奉释迦、弥勒和文
殊菩萨的大雄宝殿、方丈堂,东一轴线为僧寮、客堂、斋堂、不瞬堂等,是
僧人与客人居住食宿的所在,东二轴线为钟楼,厨房(香积厨)、禅堂和观
音阁。西一轴线为横厢,佛学院,西观寮,西二轴线为放生池、罗汉堂和三
圣殿。寺院依山而建,结构严谨,但独有山居风貌。
▲ 佛陇 胡明刚 摄 《幽溪别志》说:本寺所尊者,智者;本寺所宗者,《法华》。原先殿
中的佛像,以释迦如来入定状,弥勒腾疑状,文殊决答状,别具神采。释迦
可看朝日,可望落霞,可俯瞰小城人家,可领略田园风光。
如来居中,文殊在左,弥勒为右,为各寺所无。据说原三尊佛像是铁铸的,
在真觉寺小住,久久徘徊于寺外寺内诸多景物,感触良多。我终于看清
山谷中层层的梯田和葳蕤的树木,还有在朝阳中浮荡的殿宇。浓绿的树冠间
现出的一抹黄墙和一角飞檐,足够是令我神往的。早霞的神光早已把它融合
在一片辉煌之中。
那里是高明寺,幽谷中深藏的高明寺。高明寺,素以清幽著称。一条幽溪,
极尽山水精妙。
高明寺坐落在幽谷。伫立在佛陇岗首,右手一指金地岭,左手一指银地峰。
高明坐北朝南,没有岗首凛冽的北风,有充和的阳光,幽静的空谷。一
条清澈的山溪静静地流过,人称幽溪。传说,智者大师在说法台上讲经时,
天花乱坠,一阵山风吹乱了面前的经页,四处飘舞,他起身追赶,在风息经
落之处建造精舍。定慧双修,心有止住,而高明风物,却有佳致无穷。
天台山民间有句俗语,说高明好高不高,太平好平不平,总以为是佛家
隐语反说,但依明代高明寺僧传灯的《幽溪别志》所载,高明寺外有深谷,
日月二曜常照临其下,聚而不散,绝无阴气,曰高曰明,意义非凡。高明蕴
涵着大好的精神境界绝妙的文章,确实与众不同,如一副对联所说:
▲ 智者大师说法台 胡明刚 摄
40 天台行旅 佛陇高明:松风响彻梵音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