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天台山道教史》
P. 135
正一道的特点:首先是以张陵嗣为首领。自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
于大德八年作“正一教主”后,后继的历代天师皆袭此职。明清时,
天师封号虽被取消,正一教主之名也非皇帝敕封,但在其教内仍把张
陵子孙视为当然的首领。其次,在组织上,由原有的新旧各符箓派组
合而成。包括龙虎宗、茅山宗、阁皂宗、太一道、净明道,以及神霄、
清微、东华、天心诸小派。各派均以《正一经》为共同奉持的主要经
典,主要法术是画符念咒、祈禳斋醮,为人驱鬼降妖,祈福禳灾。其
三,正一道士可以不住宫观,可以娶妻生子,被称为“火居道士”。其
宫观规模较全真道为小,因此,民间可随处建立。
天台山的正一道渊源很早。唐开元年间,天台山符箓派大师叶法
善(616-720),应玄宗之诏,入京讲道。他施展法术,领玄宗游历月宫,
听《霓裳羽衣曲》,因而名震朝野。后其裔孙叶藏质亦善符箓,灵应事
迹甚多。后来,符箓派与龙虎宗合并为正一道,由于受到朝廷的支持,
发展很快。正一道在天台山正式传播是在五代。据《天台山方外志》
记载:五代时期,正一道大师朱天师居天台山,度张契真为道士,授
正一盟威灵宝法箓。后来,张契真受到钱忠懿王尊崇,总三篆斋事。
宋太宗对他也很敬仰,赐给他紫衣,号“元静大师”。从此,正一道便
在天台山发展起来。
元末明初,天台山有许多正一道士。张雨和曹法师是其中有神通
的代表人物。
张雨(1277-1348),元朝吴郡钱塘人。一名嗣真,天雨,号贞居子、
句曲外史。《浙江通志》记载:他 20 岁弃家人道,居天台山,师事周
大静,受授大洞经篆。后人杭州开元宫,师事张留孙弟子王寿衍,传
正一之法。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跟从王寿衍进京。与当时名流虞
集、杨载等交游甚密。常施展法术,并善诗文。著有《外史山世集》3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