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0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90
第五章 台州古代的“一带一路”——海外贸易·155·
陆。刚想回故乡台州,不料大病三年,直到乾隆廿一年(1756),这位海
外漂流二十多年的“台州鲁滨逊”,才回到生于斯、长与斯的台州仙居,
时年已六十七矣!
张广南回到仙居故里,已“罕有识者”。当问及家属子孙时,“孙骇
而告其父,父亦骇告其母”。经仔细端详询问,张广南妻应氏终于认夫,
“遂迎而归”。 张广南离家浪游时年仅二十四,回家已六十七岁,阔别
四十三年矣!
应氏告知:张广南离家浪游后,所生子已夭,遗腹子名张泰凤,其孙
名张匡,年已十七。因张广南久出多年未归,乡人认为已经亡故。应氏青
年抚孤,节衣缩食,勤于纺织,以“代作嫁衣以度活”,并为夫张广南设
春秋二祭,“恸哭呼天”。“屡有劝其再醮者,应氏誓不易节”;乡人十
分钦佩。 应氏的艰难人生,得到了堂叔张迪藻妻赵氏的悉心照料,“与
之分甘共苦,缓急相通”。 应氏能维持生计,娶媳育孙,“实赖此妯娌
中鲍子也”。
齐周华认为:应氏“空守有夫之寡,独抚无业之孤,茹荼饮糵,历久不衰,
夫岂寻常巾帼中人耶”?张广南“从海外持数百金以归,报德酬恩,求田
赎舍,白发齐眉,祖孙完聚,未尝非应氏苦节之报也”!
齐周华这篇“台州鲁滨逊”海外历险记,是他漫游五岳回天台后所闻,
遂亲自采访而得其详,并为之传。因张广南海外所居之地为广南,故名张
广南。广南,陆佳荣等编纂的《古代南海地名汇释》(中华书局本):“《安
南图说》卷一:‘广南承政司,即乂安地,领府三,曰广南、茶麟、五麻。’
广南指今越南中部的广南——岘港省一带。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末,广南
国指顺化、广南一带。《海国录·南洋记》的广南湾,指越南中部的弧形
海湾;广南港则指广南——岘港省的会安。”
从台州海外贸易史来看,公元前 333 年,在台州温黄沿海建都的东瓯
国,表明 2300 多年前台州,早已进入“城邦文明”。公元前 85 年建立的
回浦县,反映了台州湾海洋文化的开拓。隋代台州城迁建临海,体现了从
海湾文化到沿江文明的发展。20 世纪末,台州撤地建市,文明中心又重
新崛起于台州湾;并卓立于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长三角”城市之林。
正文.indd 155 2017/10/31 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