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一:北山小集
P. 192
· 178 · 开化古籍丛书 《北山小集》卷第十三 · 179 ·
书,遽悟。则已营度,赋句在口,心开意朗,思如涌泉,衰年乃犹有少时情思, 《北山小集》卷第十三
窃自喜也。因索烛疾书之纸,将以示同好云。
若夫敞晴日之轩窗,临惠风之池阁,山榧陈几,海珊置格,濯玉海于清泉, 信安程俱
饮霜毛于松壑,渰玄云之霮䨴,散晨鸦之纷泊,舒白茧与乌丝,弃禾麻之凡恶,
捐鸡羊之狞陋,罗象犀之彩错。指实无间,掌虚似握,乍手和而笔调,亦神凝
而虑却。出重匮之深藏,发修梁之秘凿,还神明之旧观,鄙元和之新脚。初凫 论
戏于汪洋,俄鸿惊于寥廓。轩轩跨海之鹏,冉冉游云之鹤。焕出水之芙蓉,韵
绕梁之清角。宾主揖让,阴阳磅礴,云澹烟霏,崖崩石落,波三折而导送,势
千钧而沈着。纷舞凤之参差,骇怒猊之喷薄,八分聊使于张军,掘笔宁甘于示 老子论一
弱。百金论价以犹轻,十部推贤而不怍。竦危峰之障日,矫孤松之秀擢,异婢
子之羞涩,粲舞姝之绰约。婉如援镜以笑春,劲若剑挥而弩 。峭快若吴兴之 古之圣人,退与道冥,则虽介然之有,有所不受;出与道会,则虽樊然之
童稚,退缩匪深山之鄙朴。居然王谢之风流,俨若帝皇之濩蠖。登山逶迤于嵩华, 应,有所不辞;故可道之道,以之制行,可名之名,以之立言。至于不可道之
陷阵回旋于骝骆,笼鹅无惮于空群,宝剑不虞于诈略,逍遥散圣之禅,窘束毗 常道,不可名之常名,则圣人未之敢以示人,非藏于密而不以示人也,不可得
尼之缚,纷异态而殊能,有彼余而此觳。天然则不择而能精,积习则有资于力 而示人焉耳。凡天下之可道者,皆有行地,而道常无为;凡天下之可名者,皆
学,践铁阈以屡穿,仰天门而苦卓。嗟余老以缠痾,方损书而静乐。顾志在而 有仪则,而道常无名。窃尝以谓将以思而得耶,是则思也,非道也;将以行而
力疲,徒心劳而梦噩。嗟土炭之殊嗜,笑偃蒙之善谑。虽习气之未除,羌才疏 至耶,是则行也,非道也。以有为可以为道乎,则火驰物絯皆为道矣。以无为
而技薄,与画史其何殊。眩精神于幻药,本变现于吾心,浪妍媸而喜愕,苟戏 可以得道乎,则枯株块石皆得道矣。然则常道果可道乎?以道常为有,则谓虚
好之犹存,庶犹贤于奕博。当知锵金入木,辞华虽照于荆相,二妙一台,筋骨 空不用之处道不在焉,可乎?以道常为无,则谓万物并作之际无资于道,可乎?
终惭于张索也。 以为大则不见其体,以为小则莫知其边。然则常名果可名乎?圣人以谓道果不
可以示人也,则其制行立言可以示天下、迪后世者,亦其次焉。而已故西方之
圣人,其所示见,设为乘者三,演为分者十二,命之曰“教”。若夫传于教外者,
则其不可道与不可名者也。中国之圣人,祖唐虞。宪文武,以订诗书礼乐之文,
命之曰“经”。若夫其所以言犹履之非迹者,则其不可道与不可名者也。故老
子著五千之文,将以示天下、迪后世,盖非退与道冥而独于已者,故其发言之首,
以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者,五千文之所具也。故其言有曰:“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且道而已矣,又何法焉。老子方言“域中之大而道居其一”,
则所谓可道之道者,域中之大也。若夫千圣之所不传者,不可得而言也。不可
得而言,而终不言其概乎,则人将画矣。故姑亦寄之于常与夫自然而已,所以
微见其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