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一:北山小集
P. 196

· 182  ·  开化古籍丛书                                                                                                                              《北山小集》卷第十三          · 183  ·






             为哉。或曰圣人神矣,然亦安能举天下措之圣神之域如是速乎?曰:地之不同
             而同于生,其种之含于地也,人未见其生也。时雨既降,芒然杂出,使地而无                                                               列子论中
             种则已,有则必生,人而无性则已,有则必化。圣人非时雨乎?昼尽夜昏,六
             合同其昧。日月既出,赫然并照,使物而无间则已,有则必明;人而无性则已,                                                                  天地托于虚空之中,万物含于天地之中。既有生之者,安得无穷。昔者未
             有则必开。圣人非日月乎?是以古之觉人,其所灭而度之者以亿万无量计,则                                                               始有物,既而天地万物杂然乎其间,此亦何自来哉?安得不谓之幻。有形之物,
             圣人之所以使人生而不伤其生,死而其鬼不神,举天下而化之者何以异此。斯                                                               会归于坏。及其坏也,岂非幻灭而梦觉哉。天地之间,造化之密移也,日月之
             神也,其有伤人者乎?呜呼!惟常善也,故能救人无弃人,救物无弃物。有为                                                               回薄也,风云之振荡也,谁其使之而一息不留也。今之天地日月,犹昔之天地
             之善,其能尔乎?惟无积也,故能为人已愈有,与人已愈多。住相之施,其能                                                               日月乎?其亦逝也,不可得而知已,非幻而何?上古以来,坟典之所记,三王

             尔乎?推是道以济天下而度群生,亦何儒释老之分哉!故老子于二经之卒章言                                                               之所成,历代之所争,谁其祛之而廓无余迹焉?非梦而何?岂唯此耳。朝昏,
             其所以推而济物者如此。                                                                                      古今也。寤寐,生死也。昧者直以觉为真是,而梦为真妄,审为是也,可得执
                                                                                                              而有之乎?其所以异于梦幻者几何耶。故列子言周穆王之执化人之祛以游中天
             列子论上                                                                                             之台,彼以数十年也,而默存无几耳。及其寤也,向来之乐可复得耶,向来之
                                                                                                              处可复追耶,然则人之化于化也,何异此哉?觉有八证,梦有六候,以言昼夜
                  混沦之初,不生不化者存。而生化之萌,具乎不生不化之内。天地既辟,                                                            之通为一世也,梦觉之通为一妄也。饱则梦与,饥则梦取,阳则梦火,阴则梦涉,

             万物并作,未有一息不由乎生化之运,未有一物不因乎生化之机。唯生也,而                                                               因也以言流转大梦者,其受化浮沉未有不由已也。西极之隅,阜落之国,尹氏
             有不生者为之宰。苟无不生者生生,则生有时而尽矣。唯化也,而有不化者为                                                               之仆,郑国之人,以言其梦觉真妄苦乐是非之无定在也。然则宋阳之妾不犹愈
             之用。苟无不化者化化,则化有时而息矣。然则六合之内,有形者孰非生,有                                                               于览昨梦以为是,逢氏之迷不犹愈于执诸幻以为实者乎。观燕人之悲发于妄境,
             事者孰非化。舍其生灭变化,则亦无可言矣。此列子所以首言生与化也。首言                                                               则知世俗之不为同行之笑者几希。呜呼!列子之于性命,可谓尽矣,彼直以天
             生与化者,以谓吾之所言之理,所寓之物,无非生灭变化者。且万物皆出于机,                                                              地万物为一梦幻,岂夸言哉!
             皆入于机。机者何也?生化之门也。生化之门者,生生化化,万物之奥也。天
             下之生与化,不胜言也,则举夫生死之大化而已。物有以形相禅者,则化于显,                                                              列子论下

             物有以生受化者,则化于阴。蛙之为鹑,蜾之为虫,燕之为蛤,羭之为猨,此
             人之所见也,是物之化之于显者也。程之生马,马之生人,天下岂有是哉。此                                                                   夫将以祛有情之累,言虽过而不为疵者,唯圣人能之。《杨朱》一篇,其
             死于此而生于彼者,是物之化于阴者也,是释氏所谓轮回者也,儒者所谓忽然                                                               大概所以祛情累也。故其言公孙朝之溺于色,公孙穆之湛于酒,而邓析谓之真
             为人化为异物者是也。若荣启期林类,安于生化者也。杞国之人,忧非其忧,                                                               人;端木叔之放意所好无不为也,而段干生谓之达人。且驰域中之论,则捡身
             不安于生化者。然则不通乎生化之道,而欲究列子八篇之书,有不为孟浪径廷                                                               贤于纵欲,究域外之理,则有心于善不如无心之不善也。吾无心矣,安知善不
             者乎?则亦茫然若临太山而窥沧海矣。                                                                                善之所在乎?滑欲于俗,世俗之情也,有心于德,贤者之情也,胶其迹而累于

                                                                                                              情等耳。盖存世俗之情以缮俗,固以汨其真矣,而存圣贤之情于胸次,亦未得
                                                                                                              全其真也。唯庸圣之情俱尽,则亦循循常常与涂之人同耳。善乎其言。晏平仲
                                                                                                              问养生于管夷吾也,而夷吾以谓“勿壅勿阏肆之而已”。呜呼!此真人之所以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