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9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一:北山小集
P. 209

· 194  ·  开化古籍丛书                                          《北山小集》卷第十四         · 195  ·






 作、无佛无法、无众无身、无身灭无身口意业、无动无不动、无识无不识、无  以此法而作佛事。此皆如来与大菩萨慈悲方便真实谛也。又维摩诘为众香菩萨
 得无不得、无暗无明、无乐无厌、无正无邪、无实无不实。彼诸菩萨各以如是  言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以言,五浊恶世十二有支烦恼苦海,
 所入不二法门,而乐说之。然此三十菩萨之所言者,言而已矣。故文殊师利以  乃是无上菩提大般若海也。彼诸净土无一阐提及三恶道,譬之高原陆地不生莲
 谓: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也。文殊师  华,必于淤泥乃能生植,故云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也。起根本智现大神通说无上
 利虽如是言,然毕竟只是言说。于是问维摩诘,而维摩诘默然而已,是义方圆。  法,已于是摄用归体,故与文殊同往诣佛也。释迦牟尼如来为诸如来众既说妙
 按大藏中《维摩经》,凡有三译。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今行于世者是  法,众香菩萨、九百万众皆还彼国。是佛世尊与大菩萨,及长者维摩诘以智惠
 也;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维摩诘经》;唐三藏玄奘译《说无垢称经》。而支谦  神通作佛事已。于是佛问维摩诘为以何等观如来?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
 所译至文殊师利说无言无说等为不二法门。于此遂已,更无后段。维摩诘默然  佛亦然,以至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以见真俗无二,凡圣平等,根本智解

 者,彼意岂以为重复耶?  脱神通同一法身也。虽从根本智示现神通说诸妙法,然常不起真际湛然不动也。
 八           故于是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而维摩诘告以无生死。虽然佛盖知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云:非一切刹土有言说,言说者是作耳。或有佛刹  之,以谓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也。既无没生而
 瞻视显法,或有作相,或有扬眉,或有动睛,或笑,或欠,或謦欬,或念刹土,  云无动,国没而来生此者无动,乃所以无没生也。梵语阿閦华言不动无动佛国
 或动摇如瞻视。及香积世界普贤如来国土,但以瞻视令诸菩萨得无生法忍及诸  者,表维摩诘虽现神通而说诸妙法,不起真际湛然不动也。故虽以右手断取妙
 胜三昧。又云:见此世界,蚊蚋虫蚁,是等众生,无有言说,而各办事。文殊  喜国铁围山川,乃至梵天等宫城邑聚落,上至迦咤尼天,下至水际,入此世界

 师利既以无言无说无示无识为入不二法门,而维摩诘默然无言已,于是示诸菩  而不起于座也。此无动世界,所以掷过三千大千世界,出入往来无所留碍,而
 萨及大弟子以众香国神通解脱殊特之事。彼众香国香积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  无出入往来等相者也。
 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以表五蕴六根,即般
 若海一一触受,皆具圆通,皆能入佛智慧也,如香积世界。但以鼻触而证菩提,
 则知一切悟门不必皆从言说文字而触脱也。以至一切蠢动不必有言说,而能办
 事也。应坐时坐,应食时食,以表与一切众生了无差别也。遣化菩萨致敬香积
 如来者,以表一切解脱神通皆如幻化也。众香菩萨问释迦牟尼如来于此娑婆世

 界以何说法?而维摩诘告以佛以刚强之语、调伏之言度脱众生,以见如来随诸
 刹土时节因缘,以方便力所应化度而化度之。虽有言说,不离文字,令得解脱也。
 故释迦如来曰: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
 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
 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
 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化缘,得入律行。有梦幻影响、镜中像、

 水中月、热时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
 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又曰: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
 无非佛事。又曰: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