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一:北山小集
P. 205

· 190  ·  开化古籍丛书                                          《北山小集》卷第十四         · 191  ·






 三           问:空何用空?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又问:空可分别耶?答曰:分别亦空。
 长者维摩诘既以已身示现有疾,因为人说此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无主无人  又问:空当于何求?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以至六十二见当于诸佛解脱中
 无我无知无作等,及说身病根本从痴有爱以有病苦,又常为诸人去诸法病。如  求,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以明空非分别不舍有而求空。了则烦恼即菩
 诸十大弟子与弥勒、持世二菩萨、严光童子、长者子善得,皆以谓不堪任诣彼  提,迷则菩提即烦恼也。明清净如来大根本智,与不可思议解脱,即此示病之
 问疾者。不惟以其入深法门,辨才无碍,为圣贤等之所畏难,亦以谓其诸法病  一心六用。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而无分别者也。以至右掌持诸天大众诸如来
 如上所云,则不能见维摩诘。无诸法病即维摩诘耳。若能不于三界现身意,不  所又不起于座,以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皆以空无碍故。故曰:室空不
 起灭定而现诸威仪,乃至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如是宴坐。如法说、法离众生垢、  起真际故。故曰:不起于座。此不可以生灭碍心分别妄见而知者也。
 离我垢、离生死前后际断,乃至无说无示无闻无得,如是说法。所见色与盲等,  五

 所闻声与响等,所嗅香与风等,乃至诸触如智证、知诸法如幻相,其有施者无  文殊师利从佛所来见维摩诘,即是清净法身本根本智,而起不可思议解脱
 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如是食人之施于食等,于法等。乃至文字性  神通,皆不来而来,不见而见。不来而来,岂有来相;不见而见,岂有见相。
 离、无有文字,于诸法解脱如是。无分别观知根器,以大乘法教化众生,如是  若来已更不来,是实无来,来无所从。故若去已更不去,是实无去,去无所
 为人说法。不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不以二相观佛国土,罪性福性皆如镜像,  至。故所可见者更不可见,拟议即差。故自文殊师利初诣维摩诘,问答凡十段
 在家出家无有功德,知如来身即是法身,知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举足下足皆是  义:一文殊问病所因起;二文殊问病何以空无侍者;三文殊问病为何等相;四
 道场,一切夭魔悉能摧伏,以菩提心起四无量,以法施会为大福田。若能如是,  舍利弗念欲床座,维摩诘答以须弥相国师子之座纳于室中;五文殊问云何观察

 即是维摩诘,即是文殊师利。如舍利弗等所有法病是病,为维摩诘所诃,如彼  众生;六文殊问生死为菩萨当何所依;七天女与舍利弗问答;八文殊问通达佛
 者不能见维摩诘、文殊师利也。故皆曰: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道;九维摩诘问文殊何等为如来种;十普现色身菩萨问维摩诘亲戚眷属等为何
 四           所在。举要而言,一切解脱神通,揔持万行大慈大悲,及一切众生尘劳烦恼,
 不可思议解脱力,一切众生与诸佛菩萨悉皆本来具足,不出一心六用而能  皆依清净法身根本智而立,故维摩诘即于父母所生之身示现有疾,又即于此身
 发现。所谓神通,亦曰光明。但一切众生以生灭心、狭劣心、分别心、限量心、  而现种种不可思议解脱,以见菩提烦恼无二性。故示现有疾非有疾也。如佛菩
 罣碍心等,故有眼为色所碍,有耳为声所碍,有舌为语言诸味所碍,有鼻为臭  萨为度众生,出入生死海,游戏五道,虽实无生死无我无造,亦无受者,而示
 香所碍,有身为触所碍,心识为法所碍,故名之曰盲聋愚痴等类。然亦常运神  有轮回苦乐等受也。然从痴有受则有轮回,故曰:从痴有受,则我病生。又曰:

 通,常放光明,未曾间断。诸佛菩萨以广大心、无住心、无分别心、无碍心,  从有攀缘,则为病本。又曰:身孰为本?欲贪为本。欲贪孰为本?虚妄分别为本。
 故一心六用,皆为不可思议神通,亦常放无量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所谓  虚妄分别孰为本?颠倒想为本。颠倒想孰为本?以无住为本。无住则无本。唯
 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以至鼻耳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皆为清净如来大  其颠倒虚妄贪欲为本,此众生所以轮回不息出入苦海者也。唯其颠倒以无住为
 根本智,与不可思议解脱神通之力。唯了诸法空无碍,然后有是不可思议解脱  本,无住则无本,此所以即烦恼海即菩提也。知无住本立一切法,则于住死畏
 神通之力。故云空其室内,除外所有,及诸侍者无有床座,此所以能容。须弥  中得无所畏矣。诸佛菩萨从智起悲济度群品,有一众生不灭度者,是佛菩萨终
 相世界三万二千师子座,及香积世界九百万师子座也。言须弥世界者,如经所  不敢涅槃,不舍生死也。故曰: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众生不病,则我病灭也。

 言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者。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然无量烦恼大菩提海惟一空法。此维摩诘所以示有家居眷属,而一室之内空无
 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表是法也,故文殊师利问疾之余,首问维摩诘:此室何以  床座亦无侍者也。答文殊之问,又所以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也。然所谓空者,
 空无侍者?维摩诘言:诸佛国亦复皆空。又问:以何为空?答曰:以空空。又  非舍诸有而别有空也,故曰:空当于何求?当于六十二见中求。六十二见当于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