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0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一:北山小集
P. 210
· 196 · 开化古籍丛书 《北山小集》卷第十五 · 197 ·
《北山小集》卷第十五 虽然天下大物也,非有道者不能遗物,非有公天下之度莫能达天下之大计。若
肃宗宜其怨而疏之矣。自天宝至德后,名相不为不多,而琯独巍然有大臣之望,
信安程俱 天下称之曰房公。至名世立言之士,莫不敛衽改容称其道德,此岂私好而然哉。
然琯之本谋言不见于编册,顾因进明之谮,而后世知谋之出于琯也。至逆胡抚
几之事,则史无传焉,独见于司空图之诗。图亲仕唐室,司词命至大官,其言
杂著 必有,自可信不疑。余观德宗之幸奉天也,李晟请驻跸邠梁以系天下之心,仆
固怀恩绐回纥以入寇,亦曰:“天可汗弃天下,中国无主。”众是以从,彼逆胡
智宜足以知此,是其所以抚几而叹耶!
房太尉传论
《侑坐元龟》序
天宝末,天子避盗剑南,房琯以宪部侍郎上谒普安建议遣太子诸王镇诸道。
于是太子为元帅都统治兵朔方。颖王璬镇成都,凡剑南、西川、山南、西道之 治乱之端,率常隐于寻常忽眇之间。初若不足畏向者,积而致之,至于不
师皆属。永王璘镇荆州,凡山南东道、江西岭南、黔中之师皆属。丰王珙领河西、 可御,善恶皆然,治乱因之。观秦汉以来享国,历世唯唐最长,而中绝于孽后,
陇右、安西、北庭。盛王琦领江东、河南、淮南节度。珙、琦皆不赴镇,故云领。 败乱于艳妃,陵夷于宦官,衰弱于藩镇。所经之变不一,未有不生于所忽而积
禄山在京师,见制书,抚几惊咤曰:“谁为上画此谋者?吾不得天下矣。”自燕 于至微,以至于大坏而不可复振者。使祸福之来,常如山摧川溃霆震而至,则
兵横溃四出,天子匹马走西南,二京遂为盗守。方是时,天下不知属车之在所, 虽至愚,孰不知所避就。惟其隐于寻常忽眇之间,初若不足畏向者,故蹈覆辙
赵、魏、秦、郑、梁、宋之吏,不种族无类则怀印易衣而走耳,甚则开关除道, 而不知常相踵也。方天下初定,魏征劝太宗以行仁义以致太平者,如封伦辈往
扶服叩军门。其郡县之民所为震心褫魄,惊动耳目者,非大燕之号令,则其旌 往笑而排之,惟太宗能用其言,行于寝食起居造次颠沛之间,卒以致正观之治。
旗兵甲与夫高车大纛为贼媒者也,天下必以谓遂无唐矣。然于此时,诸镇崛然 然求其若为仁、若为义者,则未易彰彰论之。岂非其积微故其成速耶!及明皇
声治兵,问其帅,则皆天子之子也。夫以帝子之众名天下之兵。名如名田之名。 在位久,当盈成丰豫之时,春秋既高,方且宠一妇人、进一小人、退一正士,
据走集,张形势,虽不与大盗角逐,而天下之心固已有所系矣。则是怀忠徇国 逍遥游宴姑以乐。其当年意必以谓是岂足以伤生害治,又况乱天下者乎?卒之
者有所恃而赴功,闻鸡夜舞并驱,逐鹿之人亦有所惮而不为矣。余尝论之,天 百敝随生,抢攘悖缪,至于逆胡称兵陷两京,焚九庙,四海横溃而卒至于衰微,
下之事,理近而功显者,虽常人可与去知焉,至于无用而有功,言迂而效切者, 此何故也?岂非生于所忽而积于至微以底于是哉!唐之治乱善恶之大致,较然
非明于大而进于几,盖不足以权此。且亚父以楚心致民望,武信君以范阳令下 明白者,前哲论之备矣。余独取其治乱善恶之萌而祸乱之所由生,足以为世戒
燕赵,淮阴以赤帜歼赵军。楚心非贤王,范阳令非国士,赤帜非利兵也。然三 者,裒而为书,名之曰《侑坐元龟》云。元符庚辰秋八月信安程俱谨序。
人卒赖以济者,岂非所谓无用而有功,言迂而效切者类乎?夫诸王不足以斗强
虏,明矣,而琯实以此系天下之心,此琯之谋大识远,所以越常情万万者也。 《复古编》序
然则中兴帷幄之功,果孰为大?而贺兰进明徒以偏忿毁言激怒人主,反其功以
为罪,而肃宗遂信而疏之。使肃宗有君人之明,其思之矣。若曰吾既以元帅起 程子曰:“学之不可以不专也。”涉其流者,未有能极其原。游其蕃者,未
北方,北方之重兵贤将吾有也,西缀关中,北俯贼巢,便利之地也,而谁忌乎? 有能睹其奥。不极其原,不睹其奥,求其是且精焉,无有也。夫支左绌右,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