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168

· 164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十五            · 165  ·






             上曰:“安知?”丁曰:“臣尝记杜甫诗曰:‘速须相聚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故为治在得人,不在变法也。”上曰:“人与法,亦相表里耳。”光曰:“苟得其人,
             是知一升三十。”上大喜曰:“甫之诗,自为一时之史。”并《玉壶清话》。                                                               则无患法之不善。不得其人,虽有善法,失先后之施矣。故当急于求人,而缓
                                                                                                              于立法也。”
             寇莱公                                                                                                  二
                                                                                                                  壬午,吕惠卿讲《咸有一德》,因言:“法不可不变,先王之法,有一岁一
                  澶渊之役,王超、傅潜兵力弗加,遂致中外之议不一,至有以北戎狃开运                                                            变者,正月始和,置于象魏是也。有五岁一变者,五载一巡守,考制度于诸侯
             之胜,闻于上者。唯寇莱公準首乞亲征,李沆、宋湜赞之,然而群下终以未必                                                               是也。有一世一变者,刑罚世轻世重是也。有百世不变者,父慈子孝,兄友弟
             胜为言。时陈尧叟请幸蜀,王钦若乞幸江南,真宗一夕召莱公语曰:“有人劝                                                               恭是也。前日,司马光言汉守萧何之法则治,变之则乱,臣窃以为不然。惠帝

             朕幸江南与西川者,卿以为如何?”莱公答曰:“不知何人发此二谋?”真宗曰:                                                             除三族罪、妖言令、挟书律,文帝除收孥令,安得谓之不变哉?武帝以穷兵黩
            “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莱公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                                                               武,奢淫厚敛,而盗贼起。宣帝以总核名实,而天下治。元帝以任用恭显,杀
             北伐耳。”真宗默然而悟,遂决澶渊之行。                                                                              萧望之,而汉道衰。皆非由变法与不变法也。夫以弊则必变,安得坐视其弊而
                                                                                                              不变邪?《书》所谓‘无作聪明,乱旧章’者,谓实非聪明,而强作之,非谓
             吕许公                                                                                              旧章不可变也。光之措意,盖不徒然,必以国家近日多更张旧政,因此规讽。
                                                                                                              又以臣制置三司条例,及看详中书条例,故发此论也。臣愿陛下深察光言,苟

                  宝元中,御史府久阙中丞。一日,李淑对仁宗偶问以宪长久虚之故,李奏                                                            光言为是,则当从之;若光言为非,陛下亦当播告之,修不匿厥旨,召光诘问,
             曰:“此乃吕夷简欲用苏绅,臣闻夷简已许绅矣。”仁宗疑之。异时,因问许公曰:                                                            使议论归一。”上召光前,谓曰:“卿闻吕惠卿之言乎?惠卿之言如何?”光对
            “何故久不除中丞?”许公奏曰:“中丞者,风宪之长,自宰相而下,皆得弹击,                                                              曰:“惠卿之言,有是有非。惠卿言汉惠、文、武、宣、元,治乱之体,是也。
             其选用当出圣意,臣等岂敢铨量之?”仁宗颔之,自是知其直矣。见《东轩笔录》。                                                            其言先王之法,有一岁一变,五岁一变,一世一变,则非也。正月始和,置于
                                                                                                              象魏者,乃旧章也,非一岁一变也。亦犹州长、党正、族师于四孟月朔属民而
             司马温公                                                                                             读邦法也,岂得为时变邪?天子恐诸侯变礼易乐,故五载一巡守,有变乱旧章
                                                                                                              者,则削黜之,非五岁一变法也。刑罚世轻世重,盖新国、乱国、平国,随时

                  熙宁二年十一月庚辰,司马光读《资治通鉴·汉纪》,至曹参代萧何为相国,                                                          而用,非一世一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弊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一遵何故规。因言参以无事镇抚海内,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                                                             大坏而更造,必得良匠,又得美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讲筵
             衣食滋殖。上曰:“使汉常守萧何之法,久而不变,可乎?”光曰:“何独汉也!                                                             之官,皆在此,乞陛下问之。三司使掌天下财,不才而黜可也,不可使两府侵
             夫道者,万世无弊,夏、商、周之子孙,苟能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                                                               其事,今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何也?宰相以道佐人主,安用例?苟用例而已,
             今存可也。武王克商曰:‘乃反商政,政由旧。’虽周,亦用商政也。《书》曰:                                                             则胥史足矣。今为看详中书条例司,何也?”惠卿曰:“司马光备位侍从,见
            ‘毋作聪明,乱旧章。’然则祖宗旧法,何可变也?汉武帝用张汤之言,取高帝                                                               朝廷事有未便,即当论列。有官守者,不得其守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

             法纷更之,盗贼半天下。宣帝用高帝旧法,但择良二千石使治民,而天下大治。                                                              去,岂可但已?”光曰:“前者,诏书责侍从之臣言事,臣尝上疏,指陈得失,
             元帝初立,颇改宣帝之政,丞相衡上疏言:‘臣窃恨国家释乐成之业,虚为此                                                               如制置条例司之类,尽在其中,未审得进达圣听否?”上曰:“见之。”光曰:
             纷纷也。’陛下视宣帝、元帝之为政,谁则为优?荀卿曰:‘有治人,无治法。’                                                            “然则臣不为不言也,至于言不用而不去,此则臣之罪也。惠卿责臣,实当其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