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三:皇宋事实类苑(40—78 卷)
P. 238
· 234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六十一 · 235 ·
二 掘庭中芦菔根食之,今萝卜也。
皇祐中,范文正公镇青,龙兴僧舍西南洋溪中有醴泉涌出,公创亭泉上,
刻石记之。其后青人思公之德,目之曰范公泉。环泉古木蒙密,尘迹不到,去 小窑李
市廛才数百步,而若在深山中。自是幽人逋客,往往赋诗鸣琴,烹茶其上,日
光玲珑,珍禽上下,真物外之游,似非人间世也。欧阳文忠公、刘翰林贡父及 许州小窑出好李,太常少卿刘蒙正有园在焉,多植之。每遣人负担归京师,
诸名公,多赋诗刻石,而文忠公乃嘱武公苏唐卿篆石榜之亭中,最为营丘佳处。 以遗贵要,窃得尝之,绝大而味佳,所未曾知也。并《杨文公谈苑》。
元祐中,青守以其地与王氏为水硙,稍复完葺。
三 蓬莪荗
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贯洋水,限为二城。先时跨水植柱为桥,每岁六七月
间,山水暴涨,水与柱斗,率常坏桥,州以为患。明道中,夏英公守青,思有 岭南青姜,根下如合捧,其旁附而生者状如姜,往往大于手,南人取其中
以捍之,会得牢城废卒,有智思,迭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 者乾之,名蓬莪朮,北人乃呼为蓬莪荗。字书亦无荗字。名之为朮,乃是土人
无柱,至今五十余年,桥不复坏。庆历中,陈希亮守宿州,以汴桥屡坏,率常 病泄痢者,取青姜磨酒煮服之,多愈,盖蓬莪朮和气耳。
损官舟,害人命,乃法青州所作飞桥,至今沿汴皆飞桥,为往来之利,俗曰虹桥。
四 鱼
齐州城西,张意谏议园亭,有金线泉,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
东注城壕中,澄彻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 河豚鱼有大毒,肝与卵,人食之必死。每至暮春,柳花坠,此鱼大肥,江
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齐为东方名郡, 淮人以为时珍,更相赠遗。脔其肉,杂茼蒿荻牙,瀹而为羹。或不甚熟,亦能害人,
而张氏济南盛族,园池乃郡之胜游。泉之出百年矣,士大夫过济南,至泉上者, 岁有被毒而死者。南人嗜之不已。岭南有五脔鱼,百五斜纹,色如虹,或云与
不可胜数,而无能究其所以然,亦无一人题咏者。独苏子瞻有诗曰:“枪旗携 蛇为牝牡,春时食其卵,亦能杀人,啖其肉,必致呕泄。又有抱石鱼,状类科
到齐西境,更试城南金线奇。”然亦不辨泉之所以有金线也。并《渑水燕谈》。 斗,生急滩石上,自庐陵、南康、雄韶人,皆取之酿酢瀹羹,以为奇味。今之
五 通远军,乃古渭州之地,渭源出焉。中有水虫,类鱼,鸣作觅觅声,见者即以
雍熙二年,凤翔奏岐山县周公庙有泉涌,旧老相传,时平则流,时乱则竭。 梃刃击之,多化为石,可以为砺,名曰觅石。长尺余,直一二千,兵刃经其磨
安史之乱,其泉竭,至大中年,复流,赐号润德泉。后又涸,今其泉复涌,澄 者,青光而不锈,亦奇物也。并《倦游杂录》。
甘莹洁,太宗嘉之。 《湘山野录》。
菩萨石
芋萝卜
嘉州蛾眉山有菩萨石,人多采得之,色莹白,若太山狼牙石,上饶水晶之
江东居民,岁课种艺,初年种芋三十亩,计省米三十斛,次年种萝卜二十 类。日光射之,有五色,如佛顶圆光。 《杨文公谈苑》。
亩,计益米三十斛,可知萝卜消食也。《尔雅》:“葖芦萉。”郭璞注:“萉为菔,
芦菔芜芋属,紫花大根,俗呼雷葖。”更始败,掖庭中宫女数百人,幽闭殿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