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三:皇宋事实类苑(40—78 卷)
P. 80

· 076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四十四             · 077  ·








             佛牙                                                                                               金刚题志


                  熙宁中,余察访过咸平。是时刘定子先知县事,同过一佛寺。子先谓余曰:                                                               郢州渔人掷网于汉水,至一潭底,举之觉重,得一石,长尺余,圆直如断豚,
            “此有一佛牙,甚异。”予乃斋洁取视之,其牙忽生舍利,如人身之汗,飒然涌出,                                                             细视之,乃群小蛤,鳞次相比,绸缪巩固。以物试抉其一端,得一书卷,乃唐
             莫知其数。或飞空中,或堕地,人以手承之,即透过,著床榻,摘然有声,复                                                               天宝年所造《金刚》,题志甚详,字法奇古。其末云:“医博士聂比阳县令朱均
             透下,光明莹彻,烂然满目。予到京师,盛传于公卿间,后有人迎至京师,执                                                               施。”比阳乃唐州属邑。不知何年坠水中,首尾略无沾渍,为土豪李孝源所得。
             政官取入东府,以次流布士大夫之家,神异之迹,不可悉数。有诏留大相国寺,                                                              孝源素奉佛,宝藏其书,蛤筒复养之水中,客至欲见,则出以视之。孝源因感

             创造木浮图以藏之,今相国寺西塔是也。                                                                               经像之圣异,施家财万余缗,写佛经一藏于郢州兴阳寺,特为严丽。


             吴僧文捷                                                                                             雁荡山老人


                  吴僧文捷,戒律精苦,奇迹甚多,能知宿命,然罕与人言。予群从为知制                                                                熙宁七年,嘉兴僧道亲,号通照大师,为秀州副僧正。因游温州雁荡山,
             诰知杭州,礼为上客,遇尝学诵揭帝咒,都未有人知。捷一日相见,曰:“舍                                                               自大龙湫回,欲至瑞鹿院,见一人衣布襦,行涧边,身轻若飞,履木叶而过,

             人诵咒,何故阙一句?”既而思其所诵,果少一句。浙人多言文通不寿,一日,                                                              叶皆不动,心疑其异人,乃下涧中揖之,遂相与坐于石上,问其氏族闾里年齿,
             斋心往问捷,捷曰:“公更三年为翰林学士,寿四十岁。后当为地下职任,事                                                               皆不答。须发皓白,面色如少,谓道亲曰:“今宋朝第六帝也,更后九年,当有疾,
             权不减生时。与杨乐道待制联曹,然公此时,当衣衰绖视事。”文通闻之大骇,                                                              汝可持吾药献天子。此药,人臣不可服,服之有大责,宜善保守。”乃探囊出一丸,
             曰:“数十日前,曾梦杨乐道相过云:‘受命与公同职事,所居甚乐,慎勿辞也。’”                                                           指端大,紫色,重如金锡。以授道亲,曰:“龙寿丹也。”欲去,又谓道亲曰:
             后数年,果为学士,而丁母丧,年三十九矣。明年秋,文捷忽使人与予言此,                                                              “明年岁当大疫,吴越尤甚,汝名已在死籍,今食吾药,勉修善业,当免此患。”
             时文通在姑苏,急往钱塘见之。文捷惊曰:“公大期此日,何用更来?宜即速还。”                                                            探囊中,取一柏叶与之,道亲实时食之。老人曰:“定免矣。慎守吾药,至癸
             屈指计之,曰:“急行,尚可到家。”文通如其言,驰还遍别骨肉,是夜无疾而终。                                                            亥岁,自诣阙献之。”言讫遂去。南方大疫,两浙无贫富皆病,死者十有五六,

             文捷与人言多如此,不能悉记,此吾家事耳。捷常持如意轮咒,灵变尤多,瓶                                                               道亲殊无恙。至元丰六年夏,梦老人趣之,曰:“时至矣,何不速诣阙献药?”
             中水咒之则涌立。畜一舍利,昼夜常转于琉璃瓶中。捷行道绕之,捷行速,则                                                               梦中为雷霆驱逐。惶惧而起,径诣秀州,具述本末,谒假入京,诣尚书省献之。
             舍利亦速,行缓,则舍利亦缓。士人郎忠厚事之至谨,就捷乞以舍利,捷遂与                                                               执政亲问,以为狂人,不受其献。明日,因对奏知,上急使人追寻,付内侍省
             之,护甚严。一日,忽失所在,但空瓶耳。忠厚斋戒,延文捷加持,少顷,见                                                               问状,以所遇对。未数日,先帝果不豫,乃使乾当御药院梁从政,持御香,赐
             观音像衣上一物蠢蠢而动,疑其虫也,试取,乃所亡舍利。如此者非一。忠厚                                                               装钱百千,同道亲乘驿诣雁荡山,求访老人,不复见,乃于所遇处,焚香而还。
             以予爱之,持以见归,予家至今严奉,盖神物也。                                                                           先帝寻康复,谓辅臣曰:“此但预示服药兆耳。”闻其药至今在彰善合,当时不

                                                                                                              曾进御。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