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3 - 开化古籍丛书之四:春秋经传类对赋等
P. 373
《桐山老农集》卷一 · 369 ·
《桐山老农集》卷一
元鲁贞撰
记
江山修学复田记
天生斯民不能以自治也,故生圣人以治之。圣人不能以独治也,故设官以
养而教之。建后稷教之稼穑以养其生,而升其俊秀于学,建学校以明人伦,使
复其性而贡其贤能于王。当是之时,升于学者不使耕也,而凡庸不与焉则养之,
得其人也。教之于学者必先王之道,而异端不与焉则教之,得其道也。由是大
道明焉,异端息焉,风化成焉,人材出焉。三代圣王所以尽夫代天子民之责
者,其在此矣。自秦以来,若汉之文景,海内富庶,屡赐民租,知养民矣,而
不知养士也。若唐之太宗,大召名儒,增广生员,知养士矣,而不知教也。迨
宋,河南二程子倡明正学,紫阳朱子又发挥之,然后圣人之道晦而复明,昭若
日星,知所教矣,而当时不知用也,是以大道泯而异端起,风俗薄而人材靡。
迨及我朝,上自京师,下至州县,莫不有学,学有生徒,有廪膳而又表章程朱
之学,以为教于天下,则其养与教岂不超乎唐宋而追踪三代欤。江山为县,在
衢上游,学在县之西,旧有田若干,为豪民据者十之二,所入微而养士之资有
所不给。至正六年,监县多尔济侯来视学事,怪生徒之不集也,教谕刘奎进曰:
“田夺于豪民,故无以为养也。”侯于是召郑明等而语之,俾复其田。未几,詹
侯来尹斯邑,遂力追复之。于是郑明、周子颜等归田四十五亩,鱼塘蔬圃不与
是数,而学之廪遂丰。明年,郡人周㧑新主学事,请曰:“栋宇欹挠,楹桷颓堕,
风雨震撼之朝夕若不能支。”詹侯喟然叹曰:“此吾事也。”乃即咨之邑长苏赉
满而悉之。邑士郑文明、周德堂及闻侯之言,欣然助之,又率邑之士民岀镪供
役。于是撤朽易新,去缺更全,涂之以黝垩,补之以砖瓦,讲诵之室,庖湢之
所,凡学之具,各有所葺理。乃命教谕招集生员,邑之群彦森然来萃,廪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