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9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五:觉非斋文集
P. 229

· 224  ·  开化古籍丛书                                        《觉非斋文集》卷之十八          · 225  ·






 得授今官。君既列清要,遂四力于学问,藻思蔚然。予每见有所制述,未尝不  《觉非斋文集》卷之十八
 瞿然起敬。夫贤才之在世如植物在地中,所资不同,而其敷扬条达者亦异。向
 使君久处一乡,则不知朝廷之大四方贤士大夫之多。若久溷有司之事,喧嚣倥                     四川按察司按察使弋阳黄溥选编
 偬,乱其志虑,又安能宽广心目,游泳于翰墨之圃如今日哉?以君之所处,视                             蜀府纪善吉文黎纮校正
 物之所资,可谓得其地矣。他日超擢,不以将地益高,资益深,其所以敷畅发
 达者,又当何如邪?予耄且病,日思退避,而乐见乡里之贤者得效其能,宁不
 快然于心目哉?若君此行荷国家恩宠,以光荣其父兄宗族者,人皆知之,而能             序
 道之,至于抱负施设之见于平昔者,人或未及知,而亦不□□□。故□其知而

 道者不道,而其未知而不道者道之,是或一道也。
             送郑太守之官四明序


                  积岁月,录劳效,循资官,人以之待常才,其法公矣。必欲简畀贤者,未可也。
             以一人所知,举而授之,又从而试之,以文墨案牍之事而观其能不能,其法加
             详矣。而所守所为或戾焉,未可也。不限以岁月,不计其劳效,不专一人之誉,

             不待考之以文墨案牍之事,众知其贤,而公举之,斯得之矣。宣德五年冬,铨
             司疏天下郡缺守者,名以□闻诏执政大臣合举在廷之贤者。于是三孤六卿、侍
             郎、诸学士集议于朝堂,或曰某官贤而有守,其才足以当一郡。众皆曰然。书
             其名于椟,训谋佥同得二十五人焉。上之天子亲署其方,复降玺书褒美,俾乘
             传之官。而三山郑君希玉,以秋官尚书郎出刺四明。予于二十五人中,知希玉
             最稔。以希玉一人视之,则余人信皆贤矣。四明,江左大郡,乡校三老多好持
             公论,棘棘不阿,中外士大夫林立。清议以希玉之所守所为于平昔者往而为郡,

             何待求誉于人?将公论自有不可掩者矣。他时治称第一,时当枢辖之地,所谓
             先一州而后天下者,尚向积岁月之劳,资推馨之誉,而试觚椟之才邪。尝闻古
             人之有优于为郡,而劣于辅理者,至若希玉岂其无乎?


             龚母太孺人挽诗序



                  乌伤龚氏有贞母,年九十无疾而卒。其孙永吉方列官于朝,讣闻,以父殁
             己嫡长,在礼当服父之服,即邸第斩衰,居庐为位哭尽哀。缙绅交游咸赴唁,
             又为赋挽诗以纾其哀。既成什,介其乡友、冬官主事娄君某来征言。按贞母姓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