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6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五:觉非斋文集
P. 326
· 322 · 开化古籍丛书 《觉非斋文集》卷之廿七 · 323 ·
《觉非斋文集》卷之廿七
泣麟图说
四川按察司按察使弋阳黄溥选编
圣人之情性,备中和之极,发之宜无不中节。窃怪颜渊死,夫子哭之过 蜀府纪善吉文黎纮校正
哀而不自知。谓其亲之之至也,则天伦之亲,莫如父子,未闻其哭鲤如此之过
也。盖道在天地,而任之在圣人。仲尼后文武周公五百有余岁,而生又不得位
以行其道。思欲明其道传之,以诏后世。而高第弟子未达一间者,又先我而死, 杂著
如之何其弗恸也。其曰:“天丧予!天丧予!”非以伤回也,伤其道之无传也。
厥后鲁人西狩,而至仁之灵物,忽踣于叔孙氏之车焉。方是时也,上无明王,
下无方伯,乱臣贼子接迹当世。彼是物者,胡为乎来哉?若以其为吾夫子,而 书客言送太常少卿魏先生之官南京
出以毙于 商之手,不犹吾夫子之几不免于匡宋乎?是尤可悲也。举世无识
之者,独吾夫子识之,反袂拭面,泣涕沾襟,哀其出不逢时,所以叹吾道之穷 萧山魏先生仲房为考功员外郎,有声,会上敕吏部求贤大臣。以先生应明诏,
耳!于是乎假鲁史以修经,拨乱世,反之正,以明百王之大法,而绝笔于获麟 遂擢太常少卿。居于南京有知先生者,过予,言曰:“先生学邃而理融,行高
之一语。左氏所谓,所感而起,故所以为终者是矣。而后世之论,咸谓麟出为 而言下,义不孑孑,智不皦皦,卑莫可逾,和莫可随,非有道之士乎哉?考功
圣经之应,比之马出河、龟出洛而图书显,萧韶奏而凤凰仪,是盖欲以神道设 地,要而剧。太常官,清而尊。今先生舍要地之剧,就清官之尊,可谓不违其
教尔。若果以为瑞应,则当去网罟,绝陷阱,从容在囿,游泳在郊,使吾夫子 材矣。用是为先生喜。”予应之曰:“客之言,私先生者也。予请言其公:今夫
见之,将欣欣然有喜色,又何以泣为?由是观之,则知吾夫子之泣麟,盖与恸 天下之才萃于天官,称量其重轻短长,而用舍之考功,实操其权,度非在己者。
颜渊同一哀痛之机也。是皆发乎性情之正,而岂有过哉?会稽管君雍仲,为兖 精切不差,安能与此?先生论事,必证据古今,由学之邃也;观人必随其器量,
州府推官,尝得是图于阙里。好事者以示予,因为著其说。 由理之融也。行高而人仰之,言下而人悦之,不矫情以制事而处无不宜,不过
察以求人而明无不烛。有莫逾之卑,故谦尊而益光有弗随之和,故从容而中节。
先生具是众长,操其权度,以品藻天下士大夫,而进退之譬犹身居堂上,而视
堂下之人其是非得失审矣。今乃置之高闲之地,遗之以优游佚乐,使先生无意
于天下之才,则亦已矣。苟不忘焉,吾将见其靡宁也。以是为先生憾。”客曰:
“嘻!子之言,知其一而已。先生邃于学,而融乎理,故其理足以通乎幽明而
不忒。高其行,而下其言,故其言可以质之鬼神而无愧。智义不皦,孑有思诚
之道焉。卑和不逾随,得礼乐之教焉,如是以作秩宗,以典天子三礼,以治人
神而和上下。人徒见其地之高闲,而不知所保者甚重,徒知其身之佚乐,而不
知其所俾者甚广。夫以先生之才行,为大臣之所荐闻,为天子之所简畀,固可
鲜浅窥之哉!”予瞿然谢客曰:“鄙人知不及此,愿因客之言,更以为先生贺。”
会其同袍有征言者曰:“胡不举以为先生赠?”遂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