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七:还峰宋先生集、屈骚心印
P. 215

· 210  ·  开化古籍丛书                                              《屈骚心印》卷一       · 211  ·





            《屈骚心印》卷一



 屈子离骚心印书目                                                       太末夏大霖用雨氏疏注
                                   胞弟大赞则参氏、大襄克成氏,严陵毛云孙谟远氏同参
                                                                  男 景颐慕川氏阅梓




 卷首 史记·屈原列传注:加《年表》《楚世家》

    七国图说                                      离骚
 卷一 离骚
 卷二 九歌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离骚经》者,屈原所作也。屈原,名平,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卷三 天问       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
 卷四 九章 惜诵 思美人 抽思 涉江 橘颂 悲回风    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妒其能,共谮毁之。王疏屈原。屈原被谗,

       惜往日 哀郢 怀沙  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
 卷五 渔父 卜君 远游 招魂 大招  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诱与
             俱会武关,原谏怀王勿行,不听而往,遂为所胁,与之俱归,拘留不遣,卒客
             死于秦。而襄王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复作《九歌》《天问》《九章》《远
             游》《卜居》《渔父》等篇,冀伸己志,以悟君心,而终不见省。不忍见其宗国
             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沉而死。右汉王逸。
                 《周礼》:太师掌六诗以教国子,曰风、曰赋、曰兴、曰雅、曰比、曰颂。

             而《毛诗大序》谓之六义,盖古今声诗条理无出此者。风则闾巷风土、男女情
             思之词;雅则朝会燕享、公卿大夫之作;颂则鬼神宗庙祭祀歌舞之乐。其所以
             分者,皆以其篇章节奏之异而别之也。赋则直陈其事;比则取物为比;兴则托
             物兴词。其所以分者,又以其属词命意之不同而别之也。诵《诗》者,先辨乎
             此,则三百篇者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矣。不特诗也,楚人之词,亦以是而求之,
             则其寓情草木,托意男女,以极游观之适者,变风之流也。其叙事陈情,感今

             怀古,以不忘乎君臣之义者,变雅之类也。至于语冥昏而越礼,摅怨愤而失中,
             则又风、雅之再变矣。其语祀神歌舞之盛,则几乎颂而其变也。又有甚焉,其
             为赋,则如《骚经》首章之云也。比则香草恶物之类也;兴则托物兴词,初不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