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品读三门》之《人文三门》
P. 58
全盘皆输。当时已任苏淞提督的马进宝因在是役中保持中立而被清廷捕杀。自此,黄
宗羲深感潮息烟沉,大势已去,遂返家乡余姚隐居。黄宗羲多次拒绝康熙的征召,“数
间茅屋尽从容,一半书斋一半农”,设馆讲学,埋头著述,创“浙东学派”,求“经世致
用”,终于成就了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的伟业。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 ࣴaঠᖲ୪ࢣۈّౢ
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
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 清朝道光以后,官吏贪鄙,秕
义,对其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稠叠,民生艰难。咸丰年间,台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 州以及三门自然灾害频仍,民不
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 聊生。咸丰八年(1858),太平天
鸿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国建都南京,贫民呼啸山水,群起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 响应。
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 亭旁赖岙村有个赖余沈,时
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 年48岁,少习武,性刚烈,有远
志》等。 志。亭旁铁场有个王延圆,出身
清初以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邵廷采、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等为代表研究 书香门第,通文墨,重义气,年
经学兼史学的经史学派,因这些代表人物均系浙江东部,故也称“浙东史学”派。黄宗 方二十一,却关心百姓疾苦。赖
羲是该学派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余沈感觉到清廷气数不长,找到
王延圆,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举
事反清。
当时,临海的林大广、王彝霞
正因带领饥民打了地主豪绅,抢粮食度饥荒,迫于官兵追捕,退据铜坑。赖余沈和王延
圆就联络上这两人。六月,推林大广为首,号称“天下耙平王”,在亭旁丹邱寺誓师反
清,张贴《讨鞑靼檄》,广招人马。义军准备取台州、宁波两郡为根据地,为解决吃粮,
决定先攻宁海。
九月,义军百余人由迎薰门攻入宁海城,杀县令邹全节,俘参将虞祥,开狱放犯,
开仓放粮济贫。初战告捷,义军迅速壮大,数日间聚众2000余人。义军整编后留一小部
分据守宁海,其余1600多人撤出宁海城,到亭旁铁场北斗庵举行庆典,扯下神像上的
彩衣封将拜相后,马上挥师攻打台州府城。
驻守宁波的宁绍台道台张玉藻,得悉义军大部离开宁海县城,即速领参将王浮龙
率兵5000进袭。守城义军不敌,被迫撤回铁场和赖岙。林大广、王延圆等攻台州府,因
·《宋元学案》 ·《黄宗羲全集》
42 | 人文三门 第二篇 鼓角争鸣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