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古桥神韵
P. 108

古 桥 神 韵








                                                   传统的建桥材料,而桥的主体全部用水泥、                                                                                                                                  南第一 桥’,桥建成开 桥时我十 五六岁,

                                                   钢筋洋材料,桥面也为水泥混凝土,说明                                                                                                                                   我是当地人,造桥时我都看到,有些事都
                                                   筹资不易,为降低桥梁造价,节省经费而                                                                                                                                   还记得,如我们溪头这边还建有三间桥屋,

                                                   采用这一型式。桥面用水泥混凝土,同时                                                                                                                                   现做坝时被拆掉了,水泥、钢筋都从临海
                                                   说明了设计、施工者的精妙构思,大胆采                                                                                                                                   海门用长船运上来的,那时还没有公路,

                                                   用这土洋结合的结构方案。下部构造的墩                                                                                                                                   水泥装在圆木桶里,碧绿碧绿的,当时叫
                                                   台身为水泥混凝土,墩身宽 3.8 米,墩厚 1.28                                                                                                                           江南第一桥不会错,我佬倌不会骗你们”。

                                                   米,上下游各设分水尖,墩身与分水尖采                                                                                                                                   至此才知道广济桥建成时有“江南第一桥”
                                                   用分离式。                                                                                                                                                的亮丽名称,这说明当年在江南一带用洋

                                                                 基础采用松木群桩,桩顶设眠牛,其                                                                                                                       材料建造的桥梁没有比天台城南广济桥更
                                                   上再做水泥混凝土承台以建造墩台身。                                                                                                                                    长,时间更早,桥梁结构和技术更先进的

                                                                 大桥建成后,在北岸桥头立有桥碑(已                                                                                                                      桥了。故桥成之日,著名书画家吴兴王震
                                                   毁没),并建有桥屋三间,1949 年前广济                                                                                                                                亲笔题写“广济桥”桥名(图六)。

                                                   桥局仍设在此屋,负责管理、募款和修缮                                                                                                                                                  “江南”一词,据《中国辞海》一书
                                                   事宜。1948 年因南台基脚被洪水淘空,                                                                                                                                 解释,“近代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经

                                                   桥局募资修理。解放后,浙江省交通厅于                                                                                                                                   查阅有关桥梁史料书籍《浙江古代道路交
                                                   1953 年 拨 款 12878 元、1956 年 4 月 又 拨                                                                                                                    通史》和《浙江桥梁》,各地交通志和江

                                                   款 4000 元用于加固基础,修理栏杆等。上                                                                                                                               苏部分资料,浙江省内用洋材料早于天台
                                                   世纪 60 年代初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曾对大桥                                                                                                                                城南广济桥建成的,仅奉化“金钟桥”,3 孔,

                                                   予以保险,在北端 1 号墩分水尖上设置水                                                                                                                                 全长 24 米,钢筋混凝土连续梁,1924 年
                                                   位标尺,以检测洪水之大小,以便理赔。                                                                                                                                   建成。长于广济桥的,仅临海河头“中渡桥”

                                                   桥建成后许钦明有《南渡行人》诗:                                                                                                                                     长 130.7 米,宽 3.15 米,由中国济生会拨
                                                                 城南自古有通衢,攘往熙来共步趋。                                                                                                                       款,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建造,施

                                                                 盛夏洪涛频暴发,片舟利济免沾濡。                                                                                                                       工中有三次大的倒塌,倒塌孔板拱改钢梁,
                                                                 楼台近傍文溪岸,市集相逢旅客俱。                                                                                                                       钢梁改肋拱,桥型不一致,混凝土质量大

                                                                 敬祝狂澜无泛溢,长虹卧渡任驰驱。                                                                                                                       大差于广济桥。该桥也是浙闽古驿道上的
                                                                                                                                                                                                        桥梁,跨始丰溪中下游,是天台去台州府
                                                   二、江南第一桥来历及考证                                                                                                                                         陆路(到 临海)古大道 的必经之 处。夏古

                                                                 2002 年为编写县志交通篇收集资料,                                                                                                                    香和桐柏道人费鸣峰均参与筹建,夏古香

                                                   在对广济桥情况调查中,广济村 92 岁老人                                                                                                                                也是该桥建造时的董事,据许世煜老人讲,
                                                   许世煜告诉笔者,“广济桥在当时称‘江                                                                                                                                   中 渡桥第 一次 倒塌 时,费道 人当 时在 天




                                  96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