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古桥神韵
P. 122
古 桥 神 韵
齐召南作两桥记。桥长四十三丈,计 19 孔。 一次重修,但均为利用原有石墩台,架设木
清齐召南《淡园重建大溪、清溪两桥记》云: 梁桥面。第二次“重建”仅花半个来月,又
“偶遇霖雨涨益,一望浩渺无涯,深浅不 怎能建成?绝非重建,仍为大修重新架设木
可 厉 揭, 行 旅 争筏, 渡者 病 之, 此桥 之 济 梁桥面而已,在清溪桥的历史上,应定为大
人为功甚大。自昔以石以木随地随修,官 修。“道光 (1821—1850 年 ) 中水冲坏,袁
董其成,众物其任,非置簿募捐则费巨难 以仁重建石桥。”高一丈一尺,折 3.06 米,
于兴作。且滩沙转变不常,原非岸据岩险, 广五尺零,约 1.4 米,长四十三丈有奇,折
可 为 一劳 永逸 之 计,则 频 建 为尤 难 也。” 119.46 米,顾广文作记。此次袁以仁重建的
乾隆甲申年 (1764 年 ),大水冲毁清溪桥, 应是利用老墩台,架设条石梁桥,桥梁长度
张仁宓独资重建清溪桥。仅三年,丙戍年 与老桥基本相同,宽度减少为 1.4 米,应是
(1766 年 ) 七月大水,“桥又漂没”,张仁 四根条石梁拼成,桥墩台仍为原有且较宽,
宓不肯“前功肯尽委诸波涛耶”,再出资 形成宽墩台窄桥面。
修复木桥面,同年九月十五日动工,十月
初一日落成。张仁宓前后三年两次独资重 七、现代清溪桥
建和重修清溪桥,大善人也。此时的清溪 现在的清溪桥 ( 见图一 ),为 2006 年
桥长四十三丈,比县城南大溪桥 ( 三十二丈 ) 8 月两侧扩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完成后
还长十一丈 (33.56 米 ),但孔数却比大溪桥 的桥梁,实际为四座各自受力的钢筋混凝
少一孔,说明孔径较大,或利用老墩台重造。 土空心板梁桥并建而成,桥面无缝连接,
由此看来,清溪桥前一次是“重建”,后是 桥梁横断面构造如图四所示。中间两来两
图四 桥梁横断面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