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古桥神韵
P. 138
古 桥 神 韵
把条石抬回家放着,时间约在 1991 年底或 镇西杨家溪得名。条石长桥,清雍正年间
1992 年初。”根据他的指认,我目测了一下, (1723—1735 年 ) 建。22 孔,跨径 3.6 米,
此石所埋地点距西端桥头约 15 米,离桥下 长 77.2 米, 宽 1.6 米, 高 1.9 米。” 两 书
游约 35 米,此处应是原溪滩中心。他又讲: 记载的区别是:
“后来大家议论,认为此石是宋时建桥物证, 1. 一为“始建于清嘉庆六年”,一为
我家人也认为这是古物、造桥物证,是公物, 建于“清雍正年间”,两者差距约 70 年,
我不能将它用在私人埋地基上,经与村干 均为调查资料。这一不同记载,实质上并
部商量,大家一起帮忙,把这块长条石抬来, 不矛盾,在宋天圣年间,该处早已建有条
就放在现在这一位置上至今。村干部讲要 石梁平桥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桥梁屡毁
给我几十元钞票作报酬,我讲我不要这钱, 屡建,实属常事,事隔 70 来年,水毁修复
花点功夫没关系,这是好事啊。”我询其 或重建合乎常理,倒是说明了在清雍正年
姓名、高龄,他说“属猴,六十八”。另 间又有过一次水毁重建的过程,增加了史
一老人说:他叫李维杰。此人竟与笔者同 实。
龄。我心里真高兴,事有所果,来得早, 2. 地 名 志 中 的“22 孔, 跨 径 3.6 米,
不如来得巧,不虚今日之行,赶紧拿出红 长 77.2 米, 宽 1.6 米, 高 1.9 米”。 记 载
双喜香烟分与众人,大多数人说“不吸烟”。 的情况应是 1943 年改建缩孔增宽后的西溪
这一埋于地下数百年的建桥物证终于水落 桥,22 孔 及 宽 1.6 米 相 同。 跨 径 3.6 米,
石出,来龙去脉也已搞清,疑问已解,这 作为孔径或净跨径均不准确,若作为个别
是铁证,西溪桥是北宋明道元年建成,毋 长条石梁长度倒也可以。桥高度的说法不
用怀疑了。 一样,应是合理的。河床高度在变化,测
量的时间、位置也不一样,净高与至桥面
六、古桥的演变 高也不一样。河床降低,现桥下游河床至
据《天台县交通志》(1993 年版 ) 载: 桥下弹底间高差就有 2 米左右,所以桥
“西溪桥位于街头镇街四村,始建于清嘉 高数字不一样,应是符合实际的,倒是说
庆六年 (1801 年 ),原为 29 孔,全长 130 米, 明了这是一座低水位桥梁。桥的全长两者
高 1.7 米的条石平桥。1943 年,浙东行暑 讲 法 相 差 近 10 米, 是 否 是 按 跨 径 3.6 米
( 东字错为江字 ) 设在街头镇,为通行车辆, ×22 孔 =79.2 米来计算的,若是,77.2 米
将桥填塞 7 孔,改为 22 孔,长度 87 米。 应是笔误。但从现存桥 11 孔长 44 米看,
并增宽石梁一根 ( 原有 3 根石梁 ),桥面宽 原 22 孔,长 87 米,应是准确的。
至 1.6 米。”但《天台县地名志》1987 年 3. 清以来西溪桥有记载的毁修演变:
版所载为:“西溪桥,街头镇西。以跨越 一是清雍正年间有一次毁修。二是清嘉庆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