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古桥神韵
P. 141
古桥探古
驿道古村话古桥
天台最早过境之驿道为杭州至福州的 连通邻县和州群。笔者认为,谢只是在大
古驿道,系南朝宋谢灵运率众自嵊州南山 格局上,符合总走向前提下,择优将各地
伐木开道,直至临海。据《嵊县志》载:“自 通州、县的古大路和小路加以连接,改建
南朝宋谢灵运为永嘉太守,开山凿道,而 和拓宽,使之成为驿道,以符合当时的驿
天台始通。”这一古驿道自关岭(虎狼关) 道标准和要求,在这些小路和大道上或早
入天台境,经县城后出东门,过下宅亭头、 就有矴步及临时简易之木桥了。随着时间
灵溪、大路周、下岙后进入临海境内,此 的推移,毁建无常,也可能互相交替,所
路据考当在景平一年至元嘉八年间(423— 以讲这些桥梁的始建年代,似应在元嘉八
431 年) 造成。这驿道相 当于现在的国 省 年(431 年)前。在谢灵运开凿成驿道时,
道也,公路 104 国道杭州以南段基本按古 或将这些桥加以改造或新建,建成较好的
驿道走向布线。当时境内在亭头设有灵溪 木梁桥、或拱、或石梁桥,难者建成较好
驿。据宋嘉定《赤城志》载:“灵溪驿, 之矴步,才能使驿道畅通无阻。建桥修路
在县东二十里。旧路由此入京,今亭头也。” 仍王政之一端。
唐诗人郑巢《泊灵溪馆》诗:“孤呤疏雨夜,
二、灵溪古村落
荒馆乱峰前。晓鹭栖危石,秋萍满败船。
天台灵溪奚氏,系唐台州剌史奚敬章
溜从华顶落,树与赤城连。已有求闲意,
之子奚承芳,于唐天佑四年(907 年),
来期在暮年。”唐诗人许浑《发灵溪馆》诗:
为避朱梁之变,弃官避乱,来此古驿道旁
“山多水不穷,一叶似鱼翁。鸟浴寒潭雨,
的灵溪定居。据《天台灵溪奚氏宗谱》载:
猿呤暮岭风。杂英垂锦绣,众籁合丝桐。
“天佑四年,值朱梁革命,公审时度势,
应有曹溪路,千岩万壑中。”
遂弃爵隐居于天台之东灵溪驿。其地双溪
一、古驿建成即有桥 环绕,诸峰罗列,水不涤而澹澹生烟。山
杭福古驿道在灵溪街中穿过,连着村 不高而古树参天,驿通而道畅,地膄而物殷,
头灵水、村中灵镇、村尾灵济三座古桥, 前朝冠缨,后座峨屏,灵秀之气,蔚为壮观,
灵济为驿道桥,灵水、灵镇为支路桥。过 乃我奚氏统宗发祥之地也。”当奚氏避难
村后至文庵五华里山道中尚有四座驿道桥, 来迁灵溪,距驿道建成之时已 400 多年,
真是山多水不穷,路上多古桥。谢灵运开 早有异姓在此地居住,传在隋时该村早已
凿古驿道前,地方上应早已有小路和大路 有亭山书院,后异姓人逐渐外迁,奚氏独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