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古桥神韵
P. 33
第二届全国古桥研讨会
图五 天台县国清寺地形图
块台地上。山后无路,东西两涧成护寺河, 实际并非无桥。一是因地方志书、图志大
进出寺院必过溪,寺前一座石拱桥,古朴 多湮灭,如宋嘉泰《天台图经》,明永乐、
苍老,四周古树环抱,黄墙碧瓦,绿阴蔽日, 正德、万历三志等均失,无以查找。二是
小桥流水,双涧回澜,清水照人,空气清新, 桥路只是人们衣食住行中行的问题,属于
沁人心脾。千多年来,这小桥弯腰弓背,
低级别的事,而非佛、道、儒理论和政治、
面对清溪背朝天,普度凡俗僧众数千万进
道德等高层次的事情,故著墨少且简要。
出佛国品自高。丰干桥前场地自古至今是
但从保存下来的诗词、碑记等查找,仍然
迎宾之地,唐时高僧迎一行禅师于山门外
发现较多关于丰干桥宋以前的踪迹,且建
桥前,现代多次迎日本、韩国佛教访华团
寺没有不建桥之理。
于丰干桥前,丰干桥也是座迎宾桥。上世
第 一, 据《 明· 天 台 山 方 外 志》 载,
纪六七十年代,现代汽车过桥,用卵石干
隋开皇十七年十月,智者在五峰山麓“方
砌之石拱桥被超载通行,终使小桥竞折腰,
标指山下处所殿堂,又画作寺图,以为式样。
重载、震动造成拱券变形,但古桥结实刚劲,
嘱诫僧众,如此圣陛,俨我目前,栋宇成就,
仍驮万人行。佛法弘扬传海外,小桥无闻
在我死后,我必不睹,汝等见之。后若造寺,
还献身。
一依此法”。由此可见智者大师对寺址的
三、始建年代——丰干桥始建于隋 选择,周围地形地貌、山水溪流,已考察
现存地方古志中,最早仅《清·康熙 详尽,心里有数,谋划已定,亲自标桩立界,
天台县志》有载:“五峰双涧桥,国清寺前, 设计了寺院建造图纸。智者大师来天台前
宋景德三年建。”此前 400 年间,似乎无桥, 曾建造过荆州玉泉寺等名寺,生平造寺 3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