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古桥神韵
P. 79
第四届全国古桥研讨会
条 石 梁 桥, 净 跨 2.8+4.2+2.8 米, 全 长 14
米,宽 1.3 米,高 3 米,3 块长条石梁下各
衬一木梁,搁置于墩、台帽石的方孔内,
系木托条石梁桥(图三)。条石干砌圢台,
桥墩上下游均设分水尖。西端桥头上游建
有广济庵(图四),故又称桥头庵桥。庵
屋于 2007 年前后重建,并重塑神像。改革
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
村民经济好转,手头宽裕了,意识到广济
桥是洪姓祖上业绩,更是历史古迹,为不
忘祖宗修桥铺路积德行善之功,启迪子孙
后代,施以道德教育,重建广济庵,按《四
库全书》中的明《宋学士文集》卷四中的《天
台广济桥记》原文,用花岗岩石碑重刻桥
记(图五),嵌砌入桥头广济庵照墙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使用拖拉机,
为使拖拉机能进出村通行,又能保住古石
桥,确保行车安全,村里筹资,利用桥墩
上下游 的分水尖,加 设“∏”形钢 筋混凝
土梁板式桥面,将原条石梁桥面整体隔空
置于钢筋混凝土梁板之下,达到既保护古
桥,又能通行现代轻型车辆之目的。
二、宋濂其人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又号玄真子,
图五 桥记石碑 1310 年 10 月 13 日 生, 卒 于 1381 年 5 月
2 日,祖籍金华潜溪,因元末战乱,迁浦江,
明初大臣,官至翰林学士。濂儿时家境贫寒,
自幼好学,青年时青罗山家中藏书万卷,
一生刻苦学习,自喻“自少至老,未尝一
日去书 卷,于学无所 不通”。元末 至正年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