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古桥神韵
P. 84

古 桥 神 韵









                                                   稳行走,有惊无险,收到了避险利行之目的,                                                                                                                                 现的年代,有了甲骨文,才结束了结绳记
                                                   广渡众生。“建桥化钱一万缗”,古币一                                                                                                                                   事的洪荒年代,才有“桥”字的出现。此
                                                   缗为一千文,也即建桥共花费一万千文的                                                                                                                                   为“桥”之字始于殷的“予闻”。在古代,“桥”

                                                   钱,用去工日一万一百工,历时约 21 个月。                                                                                                                               与“梁”异 字同义,与桥 同义的文 字尚有

                                                   (六)深谋远虑期永久                                                                                                                                        “杠”,“凡独木者曰杠,骈木者曰桥”。“又
                                                                 “傍筑庵庐三楹间,招浮屠惠澄者守                                                                                                                       有独木之桥曰榷,亦曰彴。石杠谓之徛”。

                                                   之。”造桥主持者,深谋远虑,在西端桥                                                                                                                                   然而“徛”“彴”“杠”“榷”指的都是
                                                   头上游侧建造庵屋三间,请和尚惠澄驻守。                                                                                                                                  木梁桥,这是“多异称”的解读。但是文

                                                   古时大路上大一些的桥梁或关键性的桥梁,                                                                                                                                  中是“予闻桥之名”,而不是予闻桥之“字”,
                                                   大多造有桥屋、路廊或凉亭,有桥屋的请                                                                                                                                   闻的是“ 广济桥”之名。故第二种 解读似

                                                   人驻守,常年烧供茶水,路廊供行人酷暑                                                                                                                                   应是专指长洋广济桥的桥名,而不是讲“桥”
                                                   纳凉,躲风避雨,长路歇脚,老少喘息,                                                                                                                                   之字的出处。因此,这段文字的记载把天

                                                   病弱之人暂得照顾或得以通报和救援,有                                                                                                                                   台的建桥历史推前至 3100 多年前。殷代是
                                                   些驻守人常备解暑土草药,救人危急。驻                                                                                                                                   甲骨文年代,当然不可能有长洋广济桥的

                                                   守者兼有看护桥梁之责,保养附近道路。                                                                                                                                   文字记载,只能是“予闻”了。“予闻”
                                                   有些桥梁造成后,利用余钱或再筹资购买                                                                                                                                   出自宋濂之手,他是一位太史公、理学家,

                                                   一些山林、土地,称“桥产”,供驻守者                                                                                                                                   是不会轻易予闻的,有一定的可靠性。
                                                   解决日常生活费用,累积部分,逐年累加,                                                                                                                                  (一)殷时社会文明

                                                   以供日后路、桥维修之用,且设有桥产管                                                                                                                                                  殷代皇城在河南安阳,位于太行山东
                                                   理组织,以便公正使用,防止侵吞。而广                                                                                                                                   麓,考古发掘后定名殷墟,面积 30 余平方

                                                   济桥则建成庵庐,请僧人驻守,或与信仰                                                                                                                                   公里,自 1928 年开始考古发掘,发现殷都
                                                   佛教有关,或造桥是有僧人参与募造。因                                                                                                                                   宗庙宫殿区“地势较高,其东、北有洹河

                                                   佛徒都做善事,故请僧人,希望善事做好                                                                                                                                   环绕,西、南以深壕与外面相隔,或许通
                                                   做善。估计如此布设,必置有桥产,以期                                                                                                                                   过河或壕沟的窄处设桥与外界交通,形成

                                                   久远,以便广济于行人,久济于行人。                                                                                                                                    一相对封闭的格局”。考古学家推断当时
                                                                                                                                                                                                        已有桥梁建造。“殷墟出土的车是我国最

                                                                                                                                                                                                        早的车子实物,殷代车子是木质结构”。“殷
                                                   五、始建于殷的可靠性
                                                                                                                                                                                                        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已经使用了大量青铜
                                                                 记中“遂名之曰广济云。予闻桥之名,
                                                                                                                                                                                                        构件,单辕双套双轮,结构精细复杂,体
                                                   始于殷(公元前 1300 年—公元前 1027 年),
                                                                                                                                                                                                        现出高超的机械、青铜铸造等复合技术”。
                                                   至秦汉多异称。”这段文字有二种解读,
                                                                                                                                                                                                        看来双套双轮的马车要跨越深壕上的独木
                                                   一是指“ 桥”字的出处。殷代是甲 骨文出


                                  72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