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天台行旅》
P. 28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执政 表示这个愿望后,周恩来总理与天台县有关部门联系,得知国清寺一片破败,
后,又把讲寺改为禅寺, 根本无法接待。他婉言对田中首相说,天台山上的道路和国清寺建筑正在整修,
这一改就是 560 多年。上 时间紧张,来不及安排,田中首相也明白中国文革的现状,也不说多话。
世纪三十年代,国清寺渐 受周总理指示,国家外交部和宗教局一行四人,到天台山实地了解国清
渐衰颓,但在谛闲法师和 寺现状,写出专门报告。经周总理的批准,天台县设立了修复国清寺的专门
静权法师的力争下,重振 机构,并专人到北京汇报情况,北京文物管理处、北京故宫博物院、雍和宫、
了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地位。 国家文物局等给予大力支持,一些珍贵的文物被调拨运至天台,一共有 140
国清寺,就这样在禅宗和 余件,用整整两节火车皮装运,其包装所用的木材就用了 70 多个立方。其中,
天台宗之间,如钟摆一般 就有国清寺大雄宝殿的那尊高 6.8 米、重达 13 吨半的青铜释迦牟尼青铜佛像,
▲ 清净 胡明刚 摄 晃荡着。 该佛像铸造于清代,带着藏传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是来自西藏的贡品。当时,
进京人员牢记国清寺大雄宝殿的规模,面阔30.67米,进深19.71米,高22.65米,
呈现在我们眼帘的国清寺主体建筑,是清代雍正年间建造的。康熙皇帝 一看这尊佛像安放进去正合比例,喜不
执政初年就酝酿修造国清寺,但费用还是久久没有着落,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 自胜。
年)才得以解决。国清寺重建期间,雍正皇帝赐予《龙藏》一部,庋藏国清寺中。 朋友李建国先生回忆当时安放佛像
国清寺的乾隆御碑中记载,寺院重修于雍正十一年的三月,于乙卯年(1735 年) 的情景:13 吨半的佛像运到国清寺前,
八月宣告完成,在此间,雍正猝然驾崩,死因不明。这一年的九月初三,乾 无法越过寺前双涧回澜,为了避免建于
隆皇帝即位,龙碑碑文也得劳驾乾隆皇帝亲手动笔了。自从这次大规模重修后, 北宋时期的丰干桥被压垮,他们立即在
国清寺又安静地在幽林深谷之中度过了几个世纪。 双涧之上重新搭建临时桥梁,考虑到不
几百年如同转瞬,顷刻间成了过眼云烟。文革时期国内文物纷纷损毁, 损坏原有建筑的前提下,利用起重机、
国清寺遭到劫难。寺外寒拾亭边,原七座砖砌空心佛塔也被捣毁,一个不剩, 滑轮、滚木、钢管等器械,将底座和佛
现在所见的是用石头雕刻的,形制大小相同,是实心的。当时,隋塔塔基下 像运到了大雄宝殿,安放前后花了一个
被造反派挖了很大的坑,因担心塔倒砸伤砸死自己,他们不得不重填回去。 星期的时间。他们圆满地完成任务,远
国清寺方丈澹云法师被工宣队专了政当做特务分子被抓了起来,放生池鱼乐 近的群众投来敬佩的目光,在阵阵的掌
国的水被抽干,虽没有搜出反动透顶的“发报机”,但水族们全被革了命, 声里,他们登上起重机,潇洒地远去。
成为造反派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全寺僧人先集中在妙法堂进行革命再教育, 当人们从拜垫上瞻望这尊大佛的时
年轻僧人被强迫解散还俗,一群平均年纪 65 岁以上无家可归的老僧,就跪下 候,看见佛的眼睛低垂。而在地面上瞻
发毒誓,誓与佛寺同存亡。工宣队担心害怕出人命,只好同意把老僧编成一 仰时,发现佛的眼睛正在温和的凝视着
个生产队,种田养猪。寺院里的铜钟被拿去换成铜材,佛像和法器和文物全 你。现在成了导游的李建国,反复地对
被砸得个稀巴烂,大雄宝殿被办起了丝厂。 游人们这样说。
佛法广大,最终拗不过革命,仿佛一切进入了末法时代。没想到否极泰
来,1973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田中的母亲是天台宗虔诚的信徒, 国清寺环境幽静,空谷之中呈现出
首相动身访华之前,母亲要他代自己到天台山国清寺朝拜祖庭,当田中首相 一处庄严佛净土。 大雄宝殿 胡明刚 摄
28 天台行旅 五峰环拱的国清圣境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