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罗阳镇志
P. 119

罗阳镇志


                    婚姻   未见民国时期及之前人口婚姻状况的资料。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弃溺女
               婴现象引发人口性别失调,加之婚姻买卖,贫穷男性娶妻难现象普遍存在,贫困村落尤甚。第

               四次人口普查始有婚姻状况资料。
                    1990 年,罗阳镇 15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 18648 人(男 9733 人,女 8915 人)中,未婚 5247

               人(男 3074 人,女 2173 人),有配偶的 12348 人(男 6199 人,女 6149 人),离婚 220 人(男
               180 人,女 40 人),丧偶 833 人(男 280 人,女 553 人)。

                    鹤巢乡 15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 3277 人(男 1779 人,女 1498 人)中,未婚 961 人(男 609
               人,女 352 人),有婚配 2061 人(男 1025 人,女 1036 人),离婚 57 人(男 56 人,女 1 人),

               丧偶 198 人(男 89 人,女 109 人)。
                    南山乡 15 岁及以上人口 1619 人(男 934 人,女 685 人)中,未婚 542 人(男 386 人,女

               156 人),有配偶 924 人(男 459 人,女 465 人),离婚 29 人(男),丧偶 124 人(男 60 人,
               女 64 人)。

                    2000 年罗阳镇 15 岁及以上人口 3241 人(男 1664 人,女 1577 人)中,未婚 738 人(男 430 人,
               女 308 人),初婚有配偶 2250 人(男 1122 人,女 1128 人),再婚有配偶 80 人(男 37 人,

               女 43 人),离婚 41 人(男 26 人,女 15 人),丧偶 81 人(男 49 人,女 32 人)。
                    2010 年,全镇 15 岁及以上人口 4893 人中,未婚 931 人(男 548 人,女 383 人),有配

               偶 3666 人(男 1817 人,女 1849 人),离婚 73 人(男 45 人,女 28 人),丧偶 223 人。
                    家居    罗阳的诸多始迁祖中,迁徙之前富裕者极少,其入迁之初家居状况的资料也极少

               见。但可以推测,总是以寮棚之类的简陋房权且栖居者居多。某些畲民直至 20 世纪六七十年
               代仍栖居草寮。多数始祖入迁后,逐渐改善居住条件。有史以来,按材料结构分,罗阳的住房

               有草木房、泥木房、木瓦房、砖木房、砖混(凝土)房等。明、清、民国直至 20 世纪五六十
               年代,以木瓦房居多。木瓦房左右开间(榴)数成奇数,中间榴称前间,宽丈四二(鲁班尺每

               丈合 2.78 米   下同)、丈四四、丈四六等。更大的房子,两旁各建轩房(称横轩),加上门楼
               成四合院式。七八十年代开始发展砖木石结构、砖混结构建筑。按层数分,有平房、二层楼房(草

               木房、木瓦房)、三层至六层(多为砖混结构房),七层以上的尚少。按楼房的形式分,有榴
               式(即上下层相通,从地到顶的楼房)和套式。套式房从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开始推广。

                    2000 年人口普查时,对 1202 户家庭所有的 4630 间 143580 平方米住房抽查,1949 年以前
               建造的有 63 户 147 间 4397 平方米,1950 年至 1959 年建的有 25 户 60 间 1785 平方米,1960

               年至 1969 年建的有 49 户 113 间 3071 平方米,1970 年至 1979 年建的有 114 户 284 间 8036 平
               方米,1980 年至 1989 年建的有 312 户 1069 间 32623 平方米,1990 年至 2000 年建的有 639 户

               2957 间 93668 平方米。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随着大批农民进城,部分乡下贫穷农户到城郊,种果蔬养禽畜,投

               入市场,以冀脱贫,在地头山脚搭起篷寮以权且栖身。2003 年 4 月 4 日《泰顺报》刊登特写《走

                                                           80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