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罗阳镇志
P. 128
ֻඹḤḤḤࠎԤഡീࡹഡ
第九章 规 划
明清时期,罗阳城区的建设,根据“风水”理念结合地形来布局。至 20 世纪 60 年代,建
设规划意识仍淡薄。70 年代始有“规划”。1973 年,罗阳城镇建设委员会确定东大街、北大街、
洋心街的道路红线宽度,之后又编制官石弄、赤沙后、方家洋山等处建房用地规划和新区建设
规划。20 世纪 80 年代至 2010 年,规划工作部门先后编制县城总体规划和老城改造控制性详细
规划、新城规划,以及区片规划,从城区到农村,对所有用地建设工程项目实行规划许可制度。
第一节 县城总体规划
县城总体规划简称县城总规。
(1985—2000 年)县城总体规划 1984 年 12 月,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泰顺县城(罗阳镇)
总体规划(1985—2000 年)》。次年 8 月 27 日,市政府召开技术鉴定会议审议通过该规划,
批准实施。该规划将县城定位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要求充分利用本县资源优势,
开发小水电,发展陶瓷工业、茶叶、竹木等农林产品精加工等商品生产;快速发展交通道路建设,
增进信息技术交流,促进商品流通。规划建设用地 1.90 平方公里。
(1994—2010 年)县城总体规划 1994 年,在 1985 年规划基础上,开始编制《泰顺县城
总体规划(1994—2010 年)》。规划建设用地 4.23 平方公里,规划人口 6.50 万人,城镇结构为“一
核两翼”,空间形态为“山围水转,山水相映”的山城特色,以开发水电、农林、矿产资源为
主的工商业城镇。此轮规划充实了 1985 年规划发展的目标内涵。
(2002—2020 年)县城总体规划 2000年开始编制《泰顺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年)》,
同年省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将县城规划区范围扩大至罗阳镇辖区,总面积 60.08 平方公里。
提出建设以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和发展旅游、贸易为主的生态型城市。规划人口:近期 6.10 万人,
中期 8 万人,远期 12.80 万人。规划县城建成区范围:近期 4.95 平方公里,中期 6.63 平方公里,
远期 11.80 平方公里。规划提出“一城两组团,协同发展”的组团式结构。中心组团为老城区
及向西、向南和向北延伸部分,地处泰寿路和泰分路以西、以南;新城组团由新城及上交垟、
下交垟组成。同时对交通、环境、公共卫生、生态旅游、郊区建设和市政设施等做了综合规划。
(2002—2005 年)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2002 年,县规划部门编制《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