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9 - 罗阳镇志
P. 269
罗阳镇志
共产党与国民党顽固派之战 民国 25 年(1936)1 月 24 日,中共领导的泰东区游击队配
合含溪中心区游击队共 100 多人经寿宁县大王前、泰顺县棠坪、南院进入上洪,捕获国民党横
岗乡乡长齐秉祥及保长齐荣南等 3 人,押到葛洋乡下洋村予以镇压。
民国 25 年(1936)2 月 3 日,国民党保安团分七丘、下洪、交洋三路进攻横岗乡革命根
据地。闽东红军在南山柯丹与敌军激战,红军牺牲 2 人,保安团见地势险要,不敢冒进,即在
柯丹烧山,企图逼迫红军无处藏身。
1949 年 2 月初,浙南游击纵队副司令员郑丹甫召集第一支队支队长余龙贵、第二县队政
治委员刘正发和司令部主任参谋长张金发,商议攻打县城的作战方案。经过仔细的研究、分析,
确定“攻城打援”方案。当时泰顺县城驻有自卫总队两个中队、一个警察分队,还有一个便衣队,
总共 300 多人。“攻城打援”战斗由郑丹甫任总指挥,余龙贵、刘正发任前线指挥,张金发为
协助指挥。参战部队为浙南游击纵队第一支队第一中队和第三中队、浙南第二县队和第三县队、
地委警卫队第三分队,以及青景丽县委警卫队,共 410 多人。
2 月 17 日 5 时许,部队从大岗背村出发,很快到达离县城 5 里的毛洋坪村待命。午夜,
西北路部队在余龙贵指挥下,呈散兵队形靠近城墙。西城门首被突破,部队奋勇登城,随后东
南路部队也从南门登城。县长兼自卫队队长凌九霄及手下 300 余兵员龟缩在东、南、北 3 碉(楼)
中不敢出动。18 日凌晨,游击队占领县政府、警察局、刑警队队部及邮局、电台、军火库等,
并打开监狱,救出 30 多名被关押的群众。18 日晚,为了给敌方造成攻城部队怯战的假象,引
诱援兵来救,攻城部队全部撤回毛洋坪村。19 日晚回到大岗背村待命。
在游击队攻城的第 2 天,浙江省主席兼保安司令陈仪接到凌九霄求援电后,命令浙保二旅
旅长陈柬夫火速派遣驻文成县的浙保二团三营支援泰顺。游击队得知敌人调兵援泰的情报后,
制定了伏击援敌的战斗方案。20 日凌晨,第三县队赶往莒江岭头,等待敌军,其他部队于当日
下午经黄坑挺进洪口陈岱岭设伏。20 日下午,浙保二团三营改变行军路线,驻军莒江。
22日拂晓,游击队抢占南山岭头,阻击浙保第二旅第二团第三营。这一战,游击队毙敌45人,
伤敌 19 人,俘敌营长邵春江等 100 多人;缴获六零炮 2 门、重机枪 1 挺、轻机枪 12 挺、步枪
116 支、驳壳枪 4 支、手枪 3 支、信号枪 1 支。游击队牺牲 1 人。
1949 年 4 月下旬,浙保第四团调驻泰顺,数日后便撤回文成大峃。县长凌九霄深知国民
党政权岌岌可危,随时准备逃跑。
5 月 1 日,凌九霄派人把自卫队队长赖柏如和罗阳镇镇长魏运增请到南碉,劝他俩一起弃
城逃跑。赖、魏二人看到国民党大势已去,故推辞。当天深夜,凌九霄带着 80 余人向福鼎方
向逃窜。次日赖柏如得知凌九霄潜逃,即召集县参议长陶松坪、绅士吴文敷和魏运增商议向游
击队投诚事宜,并联名写信向中共泰北区委报告,请求青景丽中心县委派部接受投降。5 月 3 日,
泰北区委即派包玉甫、吴齐年带领泰北区民兵和宣传队 300 余人进城。赖柏如等带领政府职员
20 余人夹道欢迎,国民党守城的自卫队士兵按信号对空鸣枪以示投诚,双方举行了枪支交接仪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