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3 - 罗阳镇志
P. 333
罗阳镇志
父子之罪人也,何莫由斯路耶 ! 予于是有感焉,志其事以植义风。
(原载清雍正《泰顺县志》,录自 1998 年《泰顺县志》。“义路”即担水弄﹝今西大街
中横街至文广桥路段﹞,详见第十一章第一节)
建养济院记
明 张珙
天下生民之任重矣!凡所以仁民之政,宜无不举,然后无一民不遂其生。废政而求以生民,
而犹舍耒耜而求菑畬之熟,乌可得哉?
夫鳏寡孤独,无父母妻子之养,天下之穷民也。文王施仁必先于此,以成太平雍熙之治。
自是而后,戕蛊苛虐,仁意绝矣。噫嘻!淑气一动,草木皆春;旸谷方升,兰物仰照。我国家
于是始加意焉,乃诏郡县各立养济院,质鳏寡孤独养济之。三代之政于斯举焉。
泰顺有邑,迄今垂五十年,斯政尚缺,风露之下,未免有啼饥号寒之声,是三代之政施于天下,
而泰顺独阙焉。唯我范侯履任之初,乃能爬搔痛痒,洗濯疮痍,审先后缓急之宜,酌大小轻重
之务,于凡政之所当为者,无不为之。乃谋诸父老,建白当道,度地立养济院,然后鳏寡孤独
疲癃残疾者,使各得所。则我朝之仁政,如雨泽流于焦涸之地,阳和畅于沍寒之谷,仁心浃洽,
无一夫一妇不被其泽矣!虽然,莫为之先,孰为之后?今也创古而为之先,则后之为政者,将
推行而继之也。斯邑穷民之赖,非侯之功而谁功耶!予乐记其事,俾后之为政者知所自云。
(原载清雍正《泰顺县志》,录自 1998 年《泰顺县志》。作者张珙,嘉靖年间龟岩〔今
三魁张宅〕人)
重修万罗山亭记
清 潘庭栴
地灵之说,形家称之,吾儒弗道也。然同一山也,日朘而月削之,其脉以斫而愈伤;月培
而岁絫之,其气自完而能聚。然则兴废之机,殆即灵顽之判欤?
吾泰邑治前有小阜隆起,几逾十仞,登巅眺望,则群峰之向背,雉堞之低昂,人家之高下,
一览无遗,包罗万象,因以万罗名焉。形家谓前对县门,厥象为印,故又名为印山。旧建亭其上,
峨峨翌翌,颇称壮观。道光己丑,先大夫躬为修葺,旁艺卉木,下缭层垣。盖郁哉葱葱,弥望
皆佳气矣!越丙申,摄篆陈某惑于形家言,卒为撤毁。嗣是,牛羊践履,竟等童山。二十年来,
士习民风觉有江河日下之势,识者忧之。
壬戌冬,佥议兴复。其明年春,鸠工庀材,重建斯亭,上祀纯阳吕祖以资衿仰,新构方岿,
旧规式扩,封植嘉树,点缀名花。地脉完矣,山气聚矣。
昔人云:“亭沼如爵位,树木似名节。”旨哉,言呼!登斯亭者,俯仰优游,会心不远,
退而熏陶培植,用底于有成,他日人材杰出,即谓之地灵,可也。何必拘拘焉援形家言,为之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