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6 - 罗阳镇志
P. 386

ֻ൅௉ḤḤḤሷ࢝ა༝෌


               吃饼赏月。
                    重阳    九月初九,家家炊九层糕,九层糕也叫重阳糕。

                    冬节    即冬至,各家吃汤圆,畲族人吃糯米糍。推行火葬前,有人亡故后停柩多年,需捡
               遗骨入金罐的,往往在冬节进行。



                                                   第二节   婚   嫁



                    历史上,逐渐形成一套婚嫁习俗,但因贫富贵贱之别,不同家庭的做法天差地别。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婚姻法》颁布实施,随着买卖婚姻制度的破除,传统的婚嫁习俗也
               受到冲击。婚姻自由,从简、从俭办婚事成为新风。20 世纪 80 年代后,旧习有所恢复,新做

               法也不断推出。婚礼讲究情调,婚前拍婚纱照,婚礼拍摄全程录像,婚后旅游度蜜月等,也相
               仿成俗。

                    媒妁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旧时婚姻必先通过媒人提亲。媒
               人送女方年甲(写有出生年、月、日、时辰的帖子)给男方。男方将年甲送算命先生合卺,如

               双方无冲克,即相合。(如有冲克,或其他原因婚议不成,年甲必须退还。)如婚议成功,媒
               人要为礼金、送日、相亲、嫁娶等事项当中间人。完婚后男方以猪脚、酒、鞋等礼品和红包“谢

               媒”。现今,媒人改称介绍人。1989 年 11 月 5 日,北外村退伍军人高尚树在泰景路 223 号创
               办泰顺县第一家婚姻介绍所,名为“泰顺鸳鸯婚姻介绍所”。也有的青年男女自己恋爱成功,

               择一熟人为名义媒人“缘(圆)媒”。
                    相亲    也称“看人家”,女方择日同母亲、姐妹等由媒人陪同往男方家“看人家”也

               称“踏人家”,即做家境调查。男方家盛情款待来客,马头岗、江家山、白溪等畲族人家都以
               杀鸡和舂糯米糍款待。女方除了解男方的相貌人品、住房、家业情况外,对所处自然地理条件

               与生活环境也关注。这是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之一俗。之前,只有“男看女”而无“女看男”。
                    认亲    看了人家双方同意结亲后,男方会备猪脚、面条等礼品到女方家去认识岳父、岳母

               及舅、姨、妗等。
                    定亲    双方商定好聘礼数额、嫁妆置办等事宜之后,男方便择吉日,由媒人和一青年挑礼

               担到女家定亲。定亲有小定、大定之分。小定男方备猪脚、鱼鲞、馍糍、面条、衣服等,拼成
               四盂(盂为直径约 40 厘米的盘状木制盛器),还有定金、首饰等,用红布袋挑到女家。女家

               设小宴款待,收下主要礼品,以衣裤、袜底回礼。大定,男方一般送礼品八盂,公鸡两只。盂
               担内放以柏枝扎结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果品(寓意“早生贵子”)。城内富家大定礼

               物用“杠盛”(为长方形的木制盛器,有盖)扛抬,器内摆金银首饰、衣裤鞋袜、高级菜料及
               糕饼等。殷户和书香门第,在帖盒中还有书启和礼单。女家收下部分礼物,作相应回礼回启。

               公鸡收一只,换上一只雌鸡,用红线联结两鸡脚,称“红线绕鸡脚”,以兆良缘永固。礼金一

                                                           347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