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7 - 罗阳镇志
P. 387

罗阳镇志


               般在大定前付清。
                    送日子    男家持男女双方生庚,请择日先生择定裁剪吉日、做家具吉日、送“日子单”吉

               日、迎娶吉日。吉日择定后,男家即备简单礼品数盂,和“日子单”由媒人送给女家。
                    轿前盂    迎娶前夕,男方要按照女方所办出嫁酒的席数,把猪肉、鱼鲞、鸡等酒菜料和香

               烟送给女方家,女方回布、鞋等礼物。
                    迎娶    男方备花轿、请乐班,于迎娶前一天下午到女家。抬新娘嫁妆的轿夫要用红布袋抬

               去轿夫米、压轿肉(俗称双刀肉)。女家一见轿,或听到唢呐声,母女即哭,表达与亲人难以
               分舍的心情。当晚设宴请客,俗称出嫁酒。次日上午闺女头戴珠冠,跪拜父母长辈后上轿。轿

               夫起轿,要在大门口前进三步退三步,称之“留风水”。陪她一起去的有兄弟、姐妹、媒人及
               好友和男家来的“接姑”等。新娘带火笼,途中“接姑”要到兴旺的人家取火,以红蛋、彩豆

               或小红包酬谢。花轿过溪(桥)和到男家厅堂、新房门口,新娘要抛红蛋、彩豆。意为“制煞”。
               新娘进屋时,新郎与翁姑暂时回避。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新娘过门以步代轿,80 年代后,

               以车代轿。90 年代后,流行新郎到女家迎亲。
                    嫁妆    嫁妆分“杠”(两人抬一件或数件称一杠)抬运。如裙厨(由上下两截组合而成的衣橱)

               分两杠,抽屉桌、大柜、镜台(化妆台)各一杠,孝顺桶(有盖的木桶,常用来送饭菜故称)、
               子孙桶(女洗脚盆)、盂、盆等小家具合并一杠,叫“圆木杠”。一般为十几杠,多者数十杠。

               也有用耕牛(称踏路牛)、农具陪嫁,极个别富家以田地山场陪嫁,称“随嫁田”“随嫁山”。
                    马头岗、江家山、白溪等畲民,在箱柜被服中放上稻、豆、花生等物,含带种出嫁,落脚

               生根、开花结果之意。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后,随嫁品为手表、电风扇、缝纫机、收录机、自行车、彩电、电冰箱、

               洗衣机、金项链、金戒指、高档衣物等。
                    傧相    新郎择伉俪成双、已有子女的男子为男傧相二人,俗称“床头把”,专为新郎服务。

               新娘择父母双全的女子为傧相二人,俗称“老接”“接姑”,专陪伴新娘。
                    “老接”牵新娘出轿,先用手帕对新娘拂三下,称“刹面风”,意在防新娘耍脾气。男女

               傧相四人分站在花轿四边, 把挂在秤钩上的米筛、谷印、铜镜、锁等传递一周。之后五物随新
               娘送入新房。

                    婚宴    迎娶时男家摆酒宴请宾客,赴宴朋友送鸡、面条等礼物和“红包”祝贺。酒宴分“正
               酒”三餐,“散猪丧”一餐,其他称“闲顿”。 喜宴由吉日前一天开始,第三天早上酒宴结束,

               客人返家。
                    宴席菜肴一般二十样,其中有一道称“肉块”。“肉块”硕大,每块五六厘米见方,三四

               两重,且肉皮、肥肉与精肉齐全。每客两块。20 世纪 80 年代后,菜肴热盘十六样,冷盘八样。
               “肉块”改为红烧肉或猪脚。90 年代后,婚宴日益丰厚,“正酒”改为二顿。

                    结婚摆酒宴,宾客排位就座。新郎娘舅坐厅堂首席的主宾位,舅舅未入座,喜宴不开席;

                                                           348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