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仙稔乡志
P. 113

仙稔乡志










                                            第十五章  教  育





                           自北宋雍熙四年(987)徐暹迁入至清代中后期,以仙居村与上稔村为主,私塾教育

                      兴盛。民国11年(1922)开始小学教育。20世纪60年代,初级小学和完全小学共计26所。
                      90年代开始,随着民工潮兴起,农村学龄儿童锐减,村级小学逐步被撤并,至2010年仅

                      保留乡中心校一所。






                                                  第一节  塾  学






                     历史上,仙居办有书院,但究竟何时始办,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徐暹于宋雍熙四年(987)迁
                居仙居后即办书院,徐奭随父迁入岭下村后即与弟徐奕、徐达等在徐家书院学习。而有的则认为于清
                代中期徐氏或张氏创办书院。徐奭成年后和弟徐奕随父移居闽瓯宁,学业大进。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徐奭考中状元后,至南宋晚期,仙居先后又有徐萱(北宋绍圣四年
                〔1097〕)、徐天佑(南宋景定三年〔1262〕)、徐达(十八岁荐举进士,年不详),约为南宋晚期,徐

                定(北宋政和七年〔1117〕)、徐清(北宋宣和六年〔1124〕)、徐涓(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徐
                容(南宋乾道八年〔1180〕)、徐元长(南宋淳熙二年〔1175〕)、徐元德(南宋淳熙五年〔1178〕)、
                徐谅(南宋端平二年〔1235〕)共10人及第进士。至清代中期,仙居与岭下徐氏、仙居与下稔张氏、上稔

                吴氏族众中举人、秀才者颇多,被授州官、县官者皆有,难以计数。
                     北宋雍熙年间(984年至987年),仙居徐氏在仙居溪对岸建徐氏书斋。明代,仙居张氏在村中建
                书斋。(此处今名“书斋园”)

                     上稔吴氏宗谱记及清乾隆年间学风:吴氏十六世吴成龙(字士飞,号六菴,邑庠生)“居兄弟
                六人之长”,“躬秉家政,耕者耕,读者读,一室雍穆,家道日兴”。又载:二十世吴家辉,父宗周
                                                                                    a
                (庠生)“年三十六而卒”后,“承家务,不怠青云之志,三十二入泮宫 第十二……”。
                     塾学教育延续至20世纪30年代消失。







                   a 泮宫:学宫。


                                                              92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