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南院乡志
P. 179
南院乡志
球一样滚得小路上都是,远远的,是金黄一片的稻谷……好几次,我都在这一大片一大片的麦田前
面停下来,静静地享受这片金黄色,这个几乎没外人闯进的安静的村庄,处处展现的是一种毫不张
扬的美。
南院村的每个农家小院里,最能打动我的就是那些角角落落无处不在的野菊花,虽然不多,只能
偶尔见到两三簇,但就这几簇,也如天真女孩的俯身探望,嫣然巧笑,让人忍不住要一再回头寻觅她
的靓影,她在每一个角落里都透出生命的欢乐,配合着门前屋后的树树草草,童话般的烂漫气息就扑
面而来。三三两两的村民在这样的村庄里,边干活边晒太阳,家家都晒着农作物,如腊兔、蕨菜、野
山菌等。今日的阳光正好,处处都有阳光带来的色彩,那色彩打在他们的身上及身后的黑瓦土墙上,
是那么的温暖炫目,他们仿佛是生活的画里,时间是光明正大地用来恣意浪费的,不用上班下班,不
用急急忙忙地挤车赶时间,不用忙着应酬;在这里,阳光太多、天空太蓝、时间太多,外界的一切似
乎都与他们无关。
太阳渐渐西斜了,按原路返回县城时,小路的西边,因了夕阳的照耀,大山与梯田上的稻浪都涂
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这一切多像一幅画卷,在酣睡了一千年之后,依然带着田园气息的原汁原味,
让你的内心满是温柔与美好。
呵,我爱的秋天,在这童话般的小山村里,真想就这样守着数亩稻田,在阳光温暖的午后打个
盹,享受生活的悠闲和唯美。闻闻那散发着稻粒清香的土地,听听那蛙声一片的田里,看看那澄清的
夜空,感受那来自空气中甜蜜的味道,生活,有它也可,无它却少了一种久违的滋味。那种感觉,叫
南院……
(录自泰顺县文联《廊桥》刊2012.12)
棠坪钱氏医学世家小传
清乾隆年间,泰顺城关南隅瘟疫肆虐,钱氏集居地棠坪亦遭此巨厄,三百余人亡故,经此一疫钱
族几绝脉传,惟云锦公一人得以幸免。云锦公目睹亲人一一罹难而束手无策,深感医学之重要,故嘱其
三子世玖公发愤学医。世玖公立志悬壶济世,效古人悬梁锥刺股之志废寝忘食攻读医书,并四处拜师学
艺终成医家,并嘱子孙必有一人从医。自世玖公传上清公,传家斌公到期昌公,遂成泰顺医学大家,在
泰顺、福安一带享有盛誉,人称“棠坪仙”。再传永虞公,于民国二十四年携子迁居泰顺县城,以医为
业,世玖公七世孙躍方改学西医外科,在泰顺县人民医院任外科主任,率先开展了脑部手术,开创了泰
顺医学脑外科之先河。钱氏家族自世玖公至躍方七世从医为泰顺的医疗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望子孙不忘
祖训再接再厉,发扬光大钱氏医学世家。附:世玖公八世孙国清目前在宜春医学院读书。
公元二〇〇五年十二月 武肃王三十五世孙 钱署阳撰
录自(棠坪)《彭城钱氏宗谱》
棠坪钱氏一门四英烈小传
钱永去:武肃王三十三世孙,生于1907年,1934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泰顺县
泰东区区委委员,成为泰东区地下党的领导人之一。他领导当地农民闹革命,成立苏维埃政府,建立
154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